满江红

卢国华由闽宪移漕建安,陈端仁给事同诸公饯别,余为酒困,卧青涂堂上,三鼓方醒。国华赋诗留别,席上和韵。青涂,端仁堂名也。

宿酒醒时,算只有、清愁而已。人正在、青涂堂上,月华如洗。纸帐梅花归梦觉,莼羹鲈鲙秋风起。问人生、得意几何时,吾归矣。
君若问,相思事。料长在,歌声里。这情怀只是,中年如此。明月何妨千里隔,顾君与我何如耳。向尊前、重约几时来,江山美。

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猜你喜欢

夹岸复连沙,枝枝摇浪花。
月明浑似雪,无处认渔家。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裌衣新著倦琴书,散策池塘返照初。
翠碧黄鹂相续去,荇丝深处见游鱼。

五十头白翁,南北逃世难。
疏布缠枯骨,奔走苦不暖。
已衰病方入,四海一涂炭。
乾坤万里内,莫见容身畔。
妻孥复随我,回首共悲叹。
故国莽丘墟,邻里各分散。
归路从此迷,涕尽湘江岸。

遥夜凉风楚客悲,清砧繁漏月高时。
清霜似鬓年空长,春草如袍位尚卑。
词赋擅名来已久,烟霄得路去何迟。
汉庭卿相皆知己,不荐扬雄欲荐谁。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巴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
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

西北天谁补?此山作柱擎。
蟠根横远塞,设险压长城。
俯瞰黄河小,高悬白雪清。
曾从绝顶望,灏气接蓬瀛。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旅人心长久,忧忧自相接。
故乡路遥远,川陆不可涉。
汩汩莫与娱,发春托登蹑。
欢愿既无并,戚虑庶有协。
极目睐左阔,回顾眺右狭。
日没涧增波,云生岭逾叠。
白芷竞新苕,绿蘋齐初叶。
摘芳芳靡谖,愉乐乐不燮。
佳期缅无像,骋望谁云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