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诗。上真观

径盘在山肋,缭绕穷云端。摘菌杖头紫,缘崖屐齿刓.
半日到上真,洞宫知造难。双户启真景,斋心方可观。
天钧鸣响亮,天禄行蹒跚。琪树夹一径,万条青琅玕.
两松峙庭际,怪状吁可叹。大螾腾共结,修蛇飞相盘。
皮肤坼甲胄,枝节擒貙犴。罅处似天裂,朽中如井眢。
褵褷风声癣,跁跒地方痑.根上露钳釱,空中狂波澜。
合时若莽苍,辟处如轘辕。俨对无霸阵,静问严陵滩。
灵飞一以护,山都焉敢干。两廊洁寂历,中殿高巑岏。
静架九色节,闲悬十绝幡。微风时一吹,百宝清阑珊。
昔有叶道士,位当升灵官。欲笺紫微志,唯食虹影丹。
既逐隐龙去,道风由此残。犹闻绛目草,往往生空坛。
羽客两三人,石上谭泥丸。谓我或龙胄,粲然与之欢。
衣巾紫华冷,食次白芝寒。自觉有真气,恐随风力抟。
明朝若更住,必拟隳儒冠。

皮日休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猜你喜欢

三十未有二十余,白日长饥小甲蔬。
桥头长老相哀念,因遗戎韬一卷书。

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
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

但使桃花艳,得间美人簪。
何须论后实,怨结子瑕心。

秋在湖楼正可过,扁舟窈窕逐菱歌。
淡云遮月连天白,远水生凉入夜多。
已是高人难聚会,矧逢佳节共吟哦。
明朝此集喧城市,应说风流似永和。

樱桃花底,相见颓云髻。的的银釭无限意,消得和衣浓睡。
当时草草西窗,都成别后思量。料得天涯异日,应思今夜凄凉。

相马须相骨,探水须探源。
君如识此理,知人若神仙。
可以千岁下,坐照万古前。
有时阴求人,得意初无言。
如闻失一士,每食不下咽。
人才何其鲜,求一于百千。
岂独今世欤,自古皆已然。
我欲授此法,其谁可与传。

从明后而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见登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登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天云垣其既立兮,家愿得而获逞。
扬仁化于宇内兮,尽肃恭于上京。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
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晖光。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年寿于东王。《三国志》版

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见登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登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
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虾蝾。
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
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云天亘其既立兮,家愿得乎双逞。
扬仁化于宇宙兮,尽肃恭于上京。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
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辉光。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君寿于东皇。
御龙旗以遨游兮,回鸾驾而周章。
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
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三国演义》版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是夜宿汉川驿,梦;与杓直、乐天同游曲江,兼入慈恩寺诸院,倏然而寤,则递乘及阶,邮使已传呼报晓矣。

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
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