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
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
庭木集奇声,架藤发幽香。
莺衣湿不去,劝我持一觞。
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
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
译文
应时的雨水在芒种时节纷纷而至,田野里到处都是农人在忙着插秧。
家家户户吃着大麦粒和豆煮的饭,处处都飘荡着采菱之歌。
现在的我已经渐渐衰老成了不耕作的农人,从早到晚在竹床上打发时间。
白发变短一天天减少无法束发,却还是喜爱眼前夏雨送来的阵阵清凉。
你看庭院林木里传来各种清脆的鸟叫声,藤架上的花儿也散发着幽香。
羽毛被打湿的黄莺也不离去,鸣叫着,好像在劝我喝一杯酒。
现在天下太平,没什么事,四海的百姓都在忙于农事。
在这太平年里,居于田野的老人也不会感到贫困,他们都唱着击壤歌歌颂着太平盛世。
注释
时雨:应时的雨水。
芒种: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一般在每年6月5日或6日。
麦饭:大麦粒和豆煮的饭。
菱歌:采菱之歌。
惰农:不勤于耕作的农民。
永日:从早到晚;整天。
衰发:衰,在此读作“cuī”,白发。
不栉:不束发。
击壤:古游戏名,一般认为是古代的一种投掷类游戏。东汉·王充《论衡·艺增篇》:“传曰:有年五十击壤于路者,观者曰:‘大哉,尧德乎。’击壤者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尧何等力。’”
《时雨》是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以芒种时节的田园风光为背景,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农事活动和农家生活,摹画出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乡村生活画卷。该诗语言清新自然,既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也寄寓了对农耕文明的深厚情感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采菽采菽,筐之莒之。君子来朝,何锡予之?虽无予之?路车乘马。又何予之?玄衮及黼。
觱沸槛泉,言采其芹。君子来朝,言观其旂。其旂淠淠,鸾声嘒嘒。载骖载驷,君子所届。
赤芾在股,邪幅在下。彼交匪纾,天子所予。乐只君子,天子命之。乐只君子,福禄申之。
维柞之枝,其叶蓬蓬。乐只君子,殿天子之邦。乐只君子,万福攸同。平平左右,亦是率从。
汎汎杨舟,绋纚维之。乐只君子,天子葵之。乐只君子,福禄膍之。优哉游哉,亦是戾矣。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君子万年,福禄宜之。
鸳鸯在梁,戢其左翼。君子万年,宜其遐福。
乘马在厩,摧之秣之。君子万年,福禄艾之。
乘马在厩,秣之摧之。君子万年,福禄绥之。
九重寤寐忆忠诚,故向长沙起贾生。
魏阙丝纶新借宠,秦淮草木旧知名。
已闻塞下销锋镝,正自胸中有甲兵。
万幕从兹无减灶,笑看卧鼓旧边城。
诏颁英簜促锋车,暂借长才按转输。
昔叹当年无李牧,今知江左有夷吾。
休论足食为先策,自是平戎在用儒。
来岁春风三月暮,沙堤隠隠接云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