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知道你在卫戍边疆,不会回家门。秋天到了,轻轻拂拭平平的捣衣砧。
此时的季节,已是苦寒的月份。我们已经长期久别,时刻怀念在心!
我不能拒绝捣衣熨衣的那份沉重的劳倦,因为要把它寄向遥远的边城。
我在家中用尽力气捶打,希望远隔千山万水的你能听到这响彻天外的声音。
注释
戍:防守边疆。
砧:捣衣石。
苦寒:指极端寒冷,严寒。
塞垣:这里指边塞、北方边境地带。
《捣衣》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首联点出思妇深知丈夫戍边难归,但仍在秋日到来时,擦拭着清冷的砧石,准备捣衣,寄托深情;颔联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严酷与思妇内心的痛苦;颈联表现出她对丈夫的深情与执着;尾联以深情的呼唤作结,思妇用尽全部力量,只为让丈夫在遥远的边塞能听到她心中的声音。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思妇为戍边丈夫捣衣寄情的场景,表达出深沉的思念与无尽的牵挂。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东坡先生无一钱,十年家火烧凡铅。
黄金可成河可塞,只有霜鬓无由玄。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谁似濮阳公子贤,饮酒食肉自得仙。
平生寓物不留物,在家学得忘家禅。
门前罢亚十顷田,清溪绕屋花连天。
溪堂醉卧呼不醒,落花如雪春风颠。
我游兰溪访清泉,已办布袜青行缠。
稽山不是无贺老,我自兴尽回酒船。
恨君不识颜平原,恨我不识元鲁山。
铜驼陌上会相见,握手一笑三千年。
上人学苦空,百念已灰冷。
剑头唯一吷,焦谷无新颖。
胡为逐吾辈,文字争蔚炳?
新诗如玉屑,出语便清警。
退之论草书,万事未尝屏。
忧愁不平气,一寓笔所骋。
颇怪浮屠人,视身如丘井。
颓然寄淡泊,谁与发豪猛?
细思乃不然,真巧非幻影。
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
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阅世走人间,观身卧云岭。
咸酸杂众好,中有至味永。
诗法不相妨,此语当更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