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尘土轻轻扬起而不能控制自己,(尘土)纷纷飞扬都如万物运动因风吹而起。
由地上翻滚飞起,犹如如万缕烟雾,更是散布在人间各处重要的分岔路口。
全世界漫天烟尘让疾驰奔走的路人眯着眼睛,这世上又有几人能够清闲安坐于屋内而扬眉自得。
只有在江湖之上才能得到超然洒脱的生活,而江湖中的汹涌波涛让我时时惊恐。
注释
路岐:歧路,岔道。
睬目:眯着眼睛。
《次韵昌叔咏尘》是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写尘土随风起舞的不可控性;颔联说尘土弥漫,蒙蔽双眼,联想到尘土蔽目会干扰人生选择;颈联说尘土飞扬影响路人,比喻世俗纷扰让人难以安逸;尾联提出江湖为超脱之道,但随即指出江湖亦有其不可预测的危险,反映人生追求自由与安逸的同时,必须面对的不确定与挑战。全诗通过尘土的意象,巧妙地将人生哲理融入其中,既展现了人生的无奈与纷扰,又寄托对超脱与自由的向往,以及对未知挑战的忧虑。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共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凉州近胡,高下其池亭,盖以耀蕃落池。幕府董帅雄勇,径践戎庭,自阳关而西,犹枕席矣。军中无事,君子饮食宴乐,宜哉。白简在边,清秋多兴,况水具舟楫,山兼亭台,始临泛而写烦。俄登陟以寄傲,丝桐徐奏,林木更爽,觞蒲萄以递欢,指兰茝而可掇。胡天一望,云物苍然,雨萧萧而牧马声断,风袅袅而边歌几处,又足悲矣。员外李公曰:七日者何?牛女之夕池。夫贤者何得谨其时,请赋南亭诗,列之于后。
人幽宜眺听,目极喜亭台。
风景知愁在,关山忆梦回。
秪言殊语默,何意忝游陪。
连唱波澜动,冥搜物象开
新秋归远树,残雨拥轻雷。
檐外长天尽,尊前独鸟来。
常吟塞下曲,多谢幕中才。
河汉徒相望,嘉期安在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