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四夜,湖风酣畅,月明如洗,繁酣尽敛,天水一碧,偕善持君系艇于寓楼下,剥菱煮芡,小饮达曙,人声既绝,楼台灯灭,周视悄然,唯四山苍翠,时时滴入杯底,千百年西湖,今夕始独为吾有,徘徊顾恋,不谓人世也。酒语清恬,因口占四调以纪其事,子瞻云,何夜无月,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未易多得尔。
一湖风漾当楼月,凉满人间。我与青山。冷淡相看不等闲。
藕花社榜疏狂约,绿酒朱颜。放进婵娟。今夜纱窗可忍关。
译文
五月十四夜晚,湖风舒畅,月光明亮的像洗过一样,繁星都消散了,天水一样碧绿。在寄居的房屋处带着妻子系挺子游湖剥煮菱芡,喝酒到天亮,人声已经消失了,楼台灯火,环顾四周静悄悄的。只有苍器的青山,时时倒映杯底,千百年的西湖,今晚才只为我拥有,徘徊顾念留恋,不是人间啊。酒至半酣,话语也变得格外清新恬淡,我不禁即兴吟咏了四首小曲来记录这难忘的夜晚。正如苏轼所言,哪个夜晚没有月亮呢?只是像我们这样有闲情逸致、能够欣赏月色的人,并不容易找到罢了。
湖面上微风轻拂,荡起层层涟漪,与楼头悬挂的明月相映成趣,为人间带来一抹清凉。我与那远处的青山静静相对,虽看似冷淡,但这份相看却并非寻常。
我们曾在藕花社立下过疏狂不羁的约定,那时的我们,容颜焕发,以绿酒为伴。今夜将明月请进心间。试问,这月光如此皎洁,今夜的纱窗又怎能忍心将它遮挡在外呢?
注释
寓楼:供客寄居的楼房。
菱、芡:即菱角和芡实。
绿酒:古代土法酿酒,酒色黄绿,诗人称之为绿酒。
朱颜:红润美好的容颜。
婵娟:指月亮。
龚鼎孳(1616年1月5日—1673年10月12日),字孝升,因出生时庭院中紫芝正开,故号芝麓,安徽合肥人。明末清初诗人、文学家,与吴伟业、钱谦益并称为“江左三大家”。龚鼎孳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中进士,官兵科给事中。在明朝任职期间前后弹劾周延儒、陈演、王应熊、陈新甲、吕大器等权臣。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后,为直指使。清军入京后,迎降,迁太常寺少卿,后累官礼部尚书。龚鼎孳在职期间,常能保护善类,扶掖人才,颇得人心。
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缁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缁衣之席兮,敝予又改作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上陵何美美,下津风以寒。
问客从何来,言从水中央。
桂树为君船,青丝为君笮,木兰为君棹,黄金错其间。
沧海之雀赤翅鸿,白雁随。
山林乍开乍合,曾不知日月明。
醴泉之水,光泽何蔚蔚。
芝为车,龙为马,览遨游,四海外。
甘露初二年,芝生铜池中,仙人下来饮,延寿千万岁。
故枥思疲马,故窠思迷禽。
浮云蔽我乡,踯躅游子吟。
游子悲久滞,浮云郁东岑。
客堂无丝桐,落叶如秋霖。
艰哉远游子,所以悲滞淫。
一为浮云词,愤塞谁能禁。
驰归百年内,唯愿展所钦。
胡为不归欤,坐使年病侵。
未老霜绕鬓,非狂火烧心。
太行何难哉,北斗不可斟。
夜静星河出,耿耿辰与参。
佳人夐青天,尺素重于金。
泬寥群动异,眇默诸境森。
苔衣上闲阶,蟋蟀催寒砧。
立身计几误,道险无容针。
三年不还家,万里遗锦衾。
梦魂无重阻,离忧罔古今。
胡为不归欤,辜负匣中琴。
腰下是何物,牵缠旷登寻。
朝与名山期,夕宿楚水阴。
楚水殊演漾,名山窅岖嶔。
客从洞庭来,婉娈潇湘深。
橘柚在南国,鸿雁遗秋音。
下有碧草洲,上有青橘林。
引烛窥洞穴,凌波睥天琛。
蒲荷影参差,凫鹤雏淋涔。
浩歌惜芳杜,散发轻华簪。
胡为不归欤,泪下沾衣襟。
鸢飞戾霄汉,蝼蚁制鳣鱏。
赫赫大圣朝,日月光照临。
圣主虽启迪,奇人分湮沈。
层城登云韶,王府锵球琳。
鹿鸣志丰草,况复虞人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