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春日景象起兴,通过“玉宇好春”与“塞上和亲”的并置,既表达对边疆和平的期许,又暗含对朝廷外交智慧的赞许;后两句以“日月无私”喻指皇恩浩荡,“雨露均”则化用“阳春有脚”典故,形象展现普惠万邦的治国理念。全诗以自然意象承载政治理想,将和亲这一具体事件升华为万国耕桑的太平图景,在工整对仗中暗含“协和万邦”的儒家政治哲学。
门有车马客,驾言发故乡。
念君久不归,濡迹涉江湘。
投袂赴门涂,揽衣不及裳。
拊膺携客泣,掩泪叙温凉。
借问邦族间,恻怆论存亡。
亲友多零落,旧齿皆凋丧。
市朝互迁易,城阙或丘荒。
坟垄日月多,松柏郁茫茫。
天道信崇替,人生安得长。
慷慨惟平生,俯仰独悲伤。
盛衰等朝暮,世道若浮萍。
荣华实难守,池台终自平。
富贵今何在?空事写丹青。
杯酒恒无乐,弦歌讵有声。
余本皇家子,飘流入虏庭。
一朝睹成败,怀抱忽纵横。
古来共如此,非我独申名。
惟有明君曲,偏伤远嫁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