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梁传·桓公·六年

穀梁赤 Ctrl+D 收藏本站

一、六年,春,正月,寔来。

一、桓公六年,春天,正月,州国国君来到鲁国。

  寔来者,是来也。何谓是来?谓州公也。其谓之是来何也?以其画我,故简言之也。诸侯不以过相朝也。

“寔来”​,是“是来”的意思。​“是来”是说什么呢?是说州公。说他“是来”是为什么呢?因为他只是路过鲁国,所以简单说明一下。因为诸侯之间不能借路过的机会进行访问。

  二、夏,四月,公会纪侯于郕。

二、夏天,四月,鲁桓公在郕会见纪国国君纪武侯。

  三、秋,八月,壬午,大阅。

三、秋天,八月,壬午(八)日,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

  大阅者何?阅兵车也。修教明谕,国道也。平而修戎事,非正也。其日以为崇武,故谨而日之。盖以观妇人也。

“大阅”是什么?指检阅武器和战车。修治教化,让百姓明白礼义,是治国的正道。在太平时期,修治兵事是不合常规的。经文中记录日期,因为阅兵通常表明崇尚武力,所以特别注明了日期。大概这次检阅可能是为了让夫人观赏而进行的。

  四、蔡人杀陈佗。

四、蔡国人杀了陈国国君妫佗。

  陈佗者,陈君也。其曰陈佗何也?匹夫行,故匹夫称之也。其匹夫行奈何?陈侯喜猎,淫猎于蔡,与蔡人争禽,蔡人不知其是陈君也,而杀之。何以知其是陈君也?两下相杀,不道。其不地于蔡也。

陈佗是陈国国君。经文中称呼他为“陈佗”,这是因为他的行为像没有教养的平民,所以用平民的称呼来形容他。他的平民式行为是什么呢?他喜欢打猎,在蔡国肆意射猎,与蔡国人争夺猎获的飞鸟。蔡国人不知道他是陈国国君,于是将他杀害。如何得知他是陈国国君呢?因为地位较低的人之间的争斗通常不会被记载。经文没有提到他被杀的地点,这表明事件发生在蔡国。

  五、九月,丁卯,子同生。

五、九月,丁卯(二十四)日,桓公的儿子同出生。

  疑,故志之。时曰同乎人也。

春秋》对此怀疑,所以记录下来,当时人们说孩子长得像别人。

  六、冬,纪侯来朝。

六、冬天,纪武侯前来朝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