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梁传·隐公·十年

穀梁赤 Ctrl+D 收藏本站

一、十年,春,王二月,公会齐侯、郑伯于中丘。

一、隐公十年,春天,周王的二月,隐公和齐国国君、郑国国君在中丘会盟。

  二、夏,翚帅师会齐人、郑人伐宋。

二、夏天,翚率军会同齐国人、郑国人讨伐宋国。

  三、六月,壬戌,公败宋师于菅。辛未,取郜,辛巳,取防。

三、六月,壬戌(七)日,鲁国在菅地打败宋军。辛未(十六)日,鲁国占领了宋国郜地。辛巳(二十六)日,鲁国占领了宋国防地。

  内不言战,举其大者也。取邑不日,此其日何也?不正其乘败人而深为利,取二邑,故谨而日之也。

记载鲁国的战事不说“战”​,只说重要的方面。占领城池的日期没有被记载,但经文却详细记录了这个日期,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经文认为:鲁国在打败其他国家时极力谋取利益是不道德的,夺取两座城池,所以慎重地记载这件事的日期。

  四、秋,宋人、卫人入郑。宋人、蔡人、卫人伐载,郑伯伐取之。

四、秋天,宋国人、卫国人侵入郑国。宋国人、蔡国人、卫国人攻击载国。郑国国君率军讨伐并攻取了载国。

  不正其因人之力而易取之,故主其事也。

经文认为,郑国国君依靠他国的力量攻占载国是不道德的,因此将郑庄公记成这件事的罪魁。

  五、冬,十月,壬午,齐人、郑人入郕。

五、冬天,十月,壬午(二十九)日,齐国人、郑国人侵入郕国。

  入者,内弗受也。日入,恶入者也。郕,国也。

“入”​,是郕国人不愿意接受的意思。记载“入”的日期,是表示对入侵者的厌恶。郕,是一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