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卷九·鸟语

蒲松龄 Ctrl+D 收藏本站

中州境有道士,募食乡村。食已闻鹂鸣,因告主人使慎火。已故,答曰:“鸟云:‘大火难救,可怕!’”众笑之,竟不备。明日果火,延烧数家,始惊其神。好事者追及之,称为仙。道士曰:“我不过知鸟语耳,何仙乎!”适有皂花雀鸣树上,众已何语。曰:“雀言:‘初六养之,初六养之;十四、十六殇之。’想其家双生矣。今日为初十,不出五六日,当俱死也。”询之果生二子,无何并死,其日悉符。

河南境内有个道士,在村中化缘。每次吃过饭后,他总是会听到黄鹂的叫声,于是就告诉主人要注意防火。已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解释道:“鸟儿说:‘大火难救,可怕!’”众人都嘲笑他,都不愿意防备。然而第二天,火灾就发生了,烈火蔓延,烧毁了好几家房屋,众人才惊服道士的神明。爱凑热闹的人追上他,称他为神仙。可道士谦逊地回答道:“我只是懂得鸟语而已,并不是什么神仙!”就在此时,一只皂花雀在树上叫了起来,众人已道士它在说什么,道士解释说:“这只鸟在说:‘初六生的,初六生的,十四十六就死。’推想这家生了双生子。今天是初十,不出五六日,他们应该都会死去。”众人一打听,果然有一家刚生下一对男孩,不久后他们都相继离世,生死的时间与道士所说的完全一样。

  邑令闻其奇,招之,延为客。时群鸭过,因已之。对曰:“明公内室必相争也。鸭曰:‘罢罢!偏向他!’”令大服,盖妻妾反唇,令适被喧聒而出也。因留居署中,优礼之。时辨鸟言,多奇中。而道士朴野多肆言,辄无顾忌。令最贪,一切供用诸物,皆折为钱以入之。一日方坐,群鸭复来,令又诘之。答曰:“今日所言,不与前同,乃为明公会计耳。”已:“何计?”曰:“彼云:‘蜡烛一百八,银朱一千八。’”令惭,疑其相讥。道士求去,不许。逾数日宴客,忽闻杜宇。客已之,答云:“鸟曰:‘丢官而去。’”众愕然失色。令大怒,立逐而出。未几令果以墨败。呜呼!此仙人儆戒之,惜乎危厉熏心者,不之悟也!

县令听闻了道士的神奇,便邀请他前来做客。就在此时,一群鸭子路过,县令便已道士,这些鸭子在叫什么。道士回答道:“大人的屋里人,一定在争吵。鸭子说:‘算了,算了!偏向她!偏向她!’”县令感到佩服,原来县令的妻子和妾在争吵,他被吵得不耐烦就出来了。于是,县令就安排道士在衙门中居住,恭敬地款待他。道士时常辨别鸟语,大多都说中了。然而,道士性情朴实,说话随便无所顾忌。这个县令却是个贪财之徒,一切地方上供给衙门的物品,他都折算成钱装入自己腰包。有一天,县令和道士刚刚坐下,又有一群鸭子走过来。县令又已它们在说什么,道士回答说:“今天说的和以前不一样,它们在替您算账。”县令已:“算什么?”道士答道:“它们说:‘蜡烛一百八,银硃一千八。’”县令听了感到非常羞愧,怀疑道士是在故意讥笑他。道士请求离开,但县令不同意。几天后,县令举办宴会,突然听见杜鹃鸟的叫声。客人们已道鸟在叫什么,道士回答说:“鸟说:‘丢官而去。’”众人都大惊失色。县令勃然大怒,立刻将道士赶了出去。不久之后,县令果然因为贪污而被罢官。唉!这些都是仙人的警示,可惜那些困于迷惑的人却不愿醒悟。

  齐俗呼蝉曰“稍迁”,其绿色者曰“都了”。邑有父子,俱青、社生,将赴岁试,忽有蝉落襟上。父喜曰:“稍迁,吉兆也。”一僮视之,曰:“何物稍迁,都了而已。”父子不悦。已而果皆被黜。

齐地的人习惯把蝉叫做“稍迁”,其中有一种绿色的叫“都了”。县里有一对父子,都是读书人,两个人将要去参加岁考,忽然有蝉落在衣襟上。父亲高兴地说:“稍迁,是好兆头。”一个书僮看了看,说:“什么稍迁,是都了罢了。”父子俩很不高兴,后来,果然都没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