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能益人,老年尤宜,前卷屡及之,皆不过略举其概,未获明析其方。考之轩岐家与养生家书,煮粥之方甚夥,惟是方不一例,本有轻清重浊之殊,载于书者,未免散见而杂出。窃意粥乃日用常供,借诸方以为调养,专取适口。或偶资治疾,入口违宜,似又未可尽废。不经汇录而分别之,查检既嫌少便,亦老年调治之阙书也,爰为《谱》。先择米;次择水;次火候;次食候。不论调养治疾菌力深浅之不同,第取气味轻清、香美适口者为上品;少逊者为中品;重浊者为下品,准以成数,共录百种,削其入口违宜之已甚者而已。方本前人,乃已试之良法,注明出自何书,以为徵信;更详兼治,方有定而治无定,治法亦可变通。内有窃据鄙意参入数方,则惟务有益而兼适于口,聊备老年之调治。或夫推而广之,凡食品药品中,堪加入继者尚多,酌宜而用,胡不可自我作古耶!更有待夫后之明此理者。
粥对人体有很好的补益效果,尤其适合老年人。在之前的几卷中多次提到粥,但只是简单概述了其重要性,并未详细说明煮粥的方法。参考医学家和养生家的著作,煮粥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各有不同,煮出的粥也存在轻清与重浊的差异。书中记录的内容常常显得杂乱无序。我认为粥是日常饮食中常见的食品,通过各种粥方来调养身体,主要是为了迎合个人口味。有些粥方偶尔用于治疗疾病,尽管吃起来不太合口味,但似乎也不应完全弃用。如果不对其进行汇编和分类,查阅时会显得不太方便,这对于老年人的养生书籍来说也是一种缺失。因此,我决定撰写一本粥谱。首先是选择米,其次是选择水,然后是调节火候,最后是确定服食时间。无论是调养还是治病,功效强弱各有差异,我将气味轻清、香美适口的粥列为上品,稍微逊色的为中品,而重浊的则为下品,总共记录了一百种,删去了一些入口后感觉非常不舒适的配方。这些粥方源自前人的智慧,但都是我自己经过试验验证过的良方。注明了它出自哪本书,是为了让人们考核证实,也是为了让人们更详细地了解它的兼治。粥方有固定的内容,而治疗疾病却没有固定的法式,治法也可以变通。这里面有我根据自己的想法加入的几个粥方,只是为了对身体有益而又适合口味,姑且作为老年人调养的备选。如果推广这种方法,凡是食品和药品中,能够加入粥里的还有很多,选择适宜的使用,为什么不可以从自我开始呢?更有待于后来明白这些道理的人来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