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有一言之微,而千古如新,一字之义,而百世如见者,安可泯灭之?故风雷雨露,天之灵,山川名物,地之灵,语言文字,人之灵;毕三才之用,无非一灵以神其间,而又何可泯灭之?集灵第四。
世间有些话语极为精妙深奥,哪怕经过千百年传承,读来仍能让人耳目一新;有些字义则包罗万象,历经百代流传,读时依然如同亲眼目睹般真实鲜活,怎么能让这些文字湮没无闻呢?风、雷、雨、露是天的灵气,山、川、民、物是地的灵气,语、言、文、字则是人的灵气。仔细观察天、地、人三才所展现的现象,无不体现出灵气的奇妙作用,怎么能够让这灵气消散呢?因此,我编纂了第四卷《灵》。
投刺空劳,原非生计;曳裾自屈,岂是交游。
递上自己的名片前去拜访求见也是徒劳,本不是谋生之道;提着裙裾卑屈地奔走于王侯权贵之间,难道是交友之道吗?
事遇快意处当转,言遇快意处当住。
做事遇到舒心快乐的事应该避开,说话说到快意之时就应当打住。
俭为贤德,不可着意求贤;贫是美称,只是难居其美。
节俭的人贤德,但不必刻意用节俭获得好名声;贫是美称,只是很难用贫穷获得这种荣誉。
志要高华,趣要淡泊。
志向应该远大高洁,志趣应该淡泊恬静。
眼里无点灰尘,方可读书千卷;胸中没些渣滓,才能处世一番。
眼中没有偏见,才能广涉众籍;胸怀中对人对事能不产生偏执,处世才能圆融。
眉上几分愁,且去观棋酌酒;心中多少乐,只来种竹浇花。
眉上有一些愁闷,且去观棋喝酒;心中有多少快乐,只来种竹浇花。
茅屋竹窗,贫中之趣,何须脚到李侯门;草帖画谱,闲里所需,直凭心游杨子宅。
茅屋和竹窗是清贫生活中的情趣,何必要去高攀像李膺那样的高等龙门;草书法帖和画谱是清闲生活中所需要的,只有凭心神去邀游像扬雄那样的书香门第。
好香用以熏德,好纸用以垂世,好笔用以生花,好墨用以焕彩,好茶用以涤烦,好酒用以消忧。
好香用来熏陶自己的品德,好纸用来书写传世的文字,好笔用来创作美好的篇章,好墨用来描绘光彩夺目的图画,好茶用来涤除心灵的烦恼,好酒用来消解心中的忧愁。
声色娱情,何若净几明窗,一坐息顷;利荣驰念,何若名山胜景,一登临时。
纵情声色,还不如在洁净的书桌及明亮的窗户前,让自己的心获得宁静。为荣华富贵而意念纷驰,哪里能比登临名山、欣赏胜景呢。
竹篱茅舍,石屋花轩,松柏群吟,藤萝翳景;流水绕户,飞泉挂檐;烟霞欲栖,林壑将瞑。中处野叟山翁四五,予以闲身,作此中主人。坐沉红烛,看遍青山,消我情肠,任他冷眼。
竹子篱笆,茅草屋舍,石头屋和开满鲜花的长廊,风吹松柏后发出呼啸之声,藤萝密密麻麻遮蔽了阴翳;流水绕过门前,如同飞泉挂在屋檐;烟霞好像要在此栖息一样,林壑将要笼罩在晦暗之中。居住在山间的四五个野老山翁相聚,我悠闲无事,做此山中的主人。坐看红烛燃烧,遍览青山,排遣我心中的情怀,任凭别人的冷眼。
问妇索酿,瓮有新刍;呼童煮茶,门临好客。
向妇人索要酿好的酒喝,瓮中正好有刚刚酿好的美酒;叫来童子煮水烹茶,因为家里有好友来访。
花前解佩,湖上停桡,弄月放歌,采莲高醉;晴云微袅,渔笛沧浪,华句一垂,江山共峙。
花前月下,解下玉佩送给对方,湖上泛舟,停下划动的船桨,赏月高歌,水中采莲,喝得大醉;晴朗的天空上有白云朵朵,微风袅袅,鱼笛声声,沧海碧浪,美丽的鱼钩一垂,江水与青山彼此对峙。
胸中有灵丹一粒,方能点化俗情,摆脱世故。
胸中怀有一颗明净的心,才能点化世俗之情,摆脱世故之事。
独坐丹房,潇然无事,烹茶一壶,烧香一炷,看达摩面壁图。垂帘少顷,不觉心净神清,气柔息定,濛濛然如混沌境界,意者揖达摩与之乘槎而见麻姑也。
独自坐在炼丹房里,清爽而无事,煮一壶茶,燃一炷香,欣赏《达摩面壁图》。闭眼冥思,不知不觉中,心变得极为平静,神志也很清楚,气息柔和而稳定。这种感觉,仿佛回到混沌境界,就如拜见达摩祖师,如乘木筏渡水,如见到麻姑。
无端妖冶,终成泉下骷髅;有分功名,自是梦中蝴蝶。
没来由的美艳女子,最终会成为九泉之下的骷髅;分内享有的功名,也如庄周梦里的蝴蝶一般虚幻。
累月独处,一室萧条;取云霞为伴侣,引青松为心知。或稚子老翁,闲中来过,浊酒一壶,蹲鸱一盂,相共开笑口,所谈浮生闲话,绝不及市朝。客去关门,了无报谢,如是毕余生足矣。
连续几个月的独居生活,虽然让满屋子萧条冷清;但常将浮云彩霞视作伴侣,将青松当成知己。有时候老翁带幼童过来拜访,这时以一壶浊酒、一盘大芋招待客人,会心地开口大笑,谈着一些家常话,绝不谈及市肆方面的俗事。客人离开便关门,不需要起身送客。如此一生也很满足了。
半坞白云耕不尽,一潭明月钓无痕。
半个山坞之间白云缭绕,即使把整个山田都耕种完了,也耕种不尽这片片白云;一潭静水映照着月光,即使是在这样的月夜来垂钓,水面也平静如初,毫无痕迹。
茅檐外,忽闻犬吠鸡鸣,恍似云中世界;竹窗下,唯有蝉吟鹊噪,方知静里乾坤。
茅屋外面,听到几声犬吠与鸡鸣,好似来到远离尘世的高远之处。窗外只有蝉鸣鹊唱,令人感到静谧的田地如此之大。
如今休去便休去,若觅了时无了时。若能行乐,即今便好快活。身上无病,心上无事,春鸟是笙歌,春花是粉黛。闲得一刻,即为一刻之乐,何必情欲乃为乐耶?
如果能现在离开就离开吧,想要寻找结束的时机便会总也没有结束之时。要是能行乐,此刻便是快活的好时刻。身上没有疾病,心里没有烦恼事,春鸟鸣唱就是音乐,春花娇艳就是美色。能得闲一刻,就是拥有一刻的快乐事,何必追求情欲的快乐才叫快乐呢?
开眼便觉天地阔,挝鼓非狂;林卧不知寒暑,上床空算。
睁眼看世界,便感觉天地宽阔了许多,哪怕像祢衡击鼓骂曹操那样也算不上狂放;隐居在山林,不知寒暑往来,就算像陈登那样有忧国忧民的意心,也只不过是白白筹划罢了。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只有节俭可以促成廉洁,只有宽恕可以成就德行。
山泽未必有异士,异士未必在山泽。
山野里未必有奇异之士,奇异之士也未必就隐身在山野里。
业净六根成慧眼,身无一物到茅庵。
把欲念剔除,六根清净就能够练就慧眼,身无一物就如同住在清修的茅庵里。
人生莫如闲,太闲反生恶业;人生莫如清,太清反类俗情。
人生在世没有比清闲更重要的了,但是太过清闲反而会生出罪孽;人生在世没有比清高更好的了,但是过分清高反而会显得忸怩造作。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念头稍缓时,便宜庄诵一遍。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念头一旦稍稍松弛,便应该庄重地诵读这句。
梦以昨日为前身,可以今夕为来世。
倘若梦中把昨天当作前身的话,那么也可以把今天晚上称为来世。
读史要耐讹字,正如登山耐仄路,蹈雪耐危桥,闲居耐俗汉,看花耐恶酒,此方得力。
阅读史书之时要能忍受错别字,就像登山之时要能忍耐山间狭窄的小路一样,踏雪赏景之时要能忍耐危险的小桥一样,就像闲暇生活中要能忍耐俗人一样,赏花之时要能忍耐劣酒一样,才能领悟其中的微言大义。
世外交情,惟山而已。须有大观眼,济胜具,久住缘,方许与之莫逆。
尘世之外的交情,只有青山。必须有能够洞察一切的慧眼,能够周游山川名胜的强健体魄,能够久居山中的缘分,这样才可以与之成为莫逆之交。
九山散樵迹,俗间徜徉自肆,遇佳山水处,盘礴箕踞,四顾无人,则划然长啸,声振林木;有客造榻与语,对曰:“余方游华胥,接羲皇,未暇理君语。”客之去留,萧然不以为意。
九山散樵这个人,浪迹人世,四处纵情游荡。碰到好的山水,就箕踞而坐,四顾无人,就纵声长啸,声音振动树木。有客人前来对榻谈话,他就对客人说:“我刚在梦中游览华胥国,与羲皇谈话,没有时间来理会你和你谈话。”客人是走是留,都淡然全不在意。
择池纳凉,不若先除热恼;执鞭求富,何如急遣穷愁。
选择在池塘旁边的树荫之下纳凉,还不如先消除心中的焦灼和苦恼;驾车奔走四面八方,以求经商致富的方法,怎么比得上先排遣因穷因而产生的愁绪。
万壑疏风清,两耳闻世语,急须敲玉磬三声;九天凉月净,初心诵其经,胜似撞金钟百下。
在千山万壑当中吹过来清爽的微风,如果两只耳朵听见尘世的言语,需要赶快敲击几下玉磬,消除这类干扰;天上悬挂有清冷皎洁的明月,在这种境界当中怀着人最初的本心念经诵佛,其效果胜似敲金钟百下。
无事而忧,对景不乐,即自家亦不知是何缘故,这便是一座活地狱,更说甚么铜床铁柱,剑树刀山也。
没有烦事却感忧愁,面对美景却不快乐,就连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便是一座活的地狱了,更不必说什么地狱中那些铜床铁柱、剑树刀山之类的残酷场景了。
烦恼之场,何种不有,以法眼照之,奚啻蝎蹈空花。
世间有种种烦恼,但是以佛家的眼光来看,只不过像蝎子攀附在虚幻的花上罢了。
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拂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藉以卧,意亦甚适,梦亦同趣。
登临巍峨的山峰,进入深密的丛林,穷尽弯曲的溪流,还有幽静清凉的泉水、奇形怪状的岩石,无论多远的地方都到了,拨开草丛席地而坐,倾尽壶中的美酒,开怀畅饮,直到喝醉了,喝醉之后纵横而卧。可见好友们是多么惬意啊,连做梦都有着相同的意趣。
闭门阅佛书,开门接佳客,出门寻山水,此人生三乐。
关门起来去阅读佛经,开门迎接志趣相合的友人,出门寻找山水圣地,这是人生的三大乐事。
客散门扃,风微日落,碧月皎皎当空,花阴徐徐满地;近檐鸟宿,远寺钟鸣,荼铛初熟,酒瓮乍开;不成八韵新诗,毕竟一个俗气。
宾客散了之后,关闭大门,微风习习,夕阳已落,晴朗的天空悬挂着皎洁的明月,花儿的影子撒了一地。临近的屋檐下鸟儿已经栖息,远处传来寺院的钟声,茶炉中刚刚煮好清茶,酒瓮中的美酒刚刚启封,在此种情韵景致下,不能写出八韵新诗,毕竟还是俗气。
不作风波于世上,自无冰炭到胸中。
不对尘世间的各种欲望做无止境的追求,胸中就自然不会有寒冷如冰或焦灼如火的感觉。
秋月当天,纤云都净,露坐空阔去处,清光冷浸,此身如在水晶宫里,令人心胆澄澈。
寂寥的秋月悬挂在空中,十分澄净,迎着露水坐在空阔的地方,清凉的月色侵入骨髓,犹如身处水晶宫中一样,使人的心胆都变得澄澈通明。
遗子黄金满箧,不如教子一经。
留给孩子满箱的黄金,也不如教会他们一部经书。
凡醉各有所宜。醉花宜昼,袭其光也;醉雪宜夜,清其思也;醉得意宜唱,宣其和也;醉将离宜击钵,壮其神也;醉文人宜谨节奏,畏其侮也;醉俊人宜益觥盂加旗帜,助其怒也;醉楼宜暑,资其清也;醉水宜秋,泛其爽也。此皆审其宜,考其景,反此则失饮矣。
凡是醉酒也各有其所适宜的情形。赏花而醉适宜在白天,可以欣赏到花的光华;赏雪而醉适宜在夜间,可以使思虑清爽;因得意而醉适宜唱歌,这样可以表达出平和;因离别而醉酒,适宜敲击钵盂,可以使神思悲壮;要让文人醉酒,适宜节奏严谨,怕他酒后出丑;醉英雄适宜多加酒盏和旗帜,为其刚烈助兴;醉倒在楼上,暑天最适宜,可以增加清气;醉倒在水畔,以秋天为宜,可以欣赏天气高爽。这都是考察其所适宜的,考察其情形,若与此相反就失去饮酒的乐趣了。
竹风一阵,飘飏茶灶疏烟;梅月半湾,掩映书窗残雪。
竹林中吹来了一阵凉爽的清风,飘来了几缕从茶灶升腾而起的稀疏的青烟;梅花竞相开放,明月映照着半湾村落,与书屋窗前的残雪相掩映。
厨冷分山翠,楼空入水烟。
厨房冷冷清清,使得青山越发苍翠;楼阁空空落落,掩映在水面之上的烟雾当中。
闲疏滞叶通邻水;拟典荒居作小山。
闲暇的时候就疏通阻滞水流的堆积着的树叶,使得附近的溪流都畅通无阻;打算典当了这座荒凉的住宅,建成一座专供游玩的小山。
聪明而修洁,上帝固录清虚;文墨而贪残,冥官不受词赋。
聪明且操守高洁的人,上天自然就会录用他前往清虚之所;负责刑律却又贪婪凶残的人,就算是阴曹地府的判官也不会接受其辞赋。
破除烦恼,二更山寺木鱼声;见彻性灵,一点云堂优钵影。
二更天山寺里的木鱼声,能破除人心中的烦恼;佛堂里的莲花影子,便可以使性灵清澈安宁。
兴来醉倒落花前,天地即为衾枕;机息坐忘磐石上,古今尽属蜉蝣。
兴致来的时候,喝醉倒卧在落花之中,天作被褥地作枕头;坐在石上,便放下了心机,忘怀了一切,感觉古往今来都像蜉蝣一样短暂。
老树着花,更觉生机郁勃;秋禽弄舌,转令幽兴潇疏。
老树开花了,更显得富有勃勃生机;秋天的禽鸟鼓舌鸣叫,反而使幽静的意趣减少了。
完得心上之本来,方可言了心;尽得世间之常道,才堪论出世。
完全认清自己本来的面目,才算是明了内心的本性。能够透彻世间不变的道理,才足以谈论出世。
雪后寻梅,霜前访菊,雨际护兰,风外听竹;固野客之闲情,实文人之深趣。
雪后踏雪寻梅,霜前去赏菊花,下雨时保护兰花,风过时聆听竹林风声;这些固然是山野之人的闲情逸致,实在是文人的情趣。
结一草堂,南洞庭月,北峨眉雪,东泰岱松,西潇湘竹;中具晋高僧支法,八尺沉香床。浴罢温泉,投床鼾睡,以此避暑,讵不乐也?
搭建一草堂,南有洞庭水可以观赏洞庭月色,北有峨眉山可以赏峨眉雪景,东面种上泰山之青松,西面种上潇湘之竹,中间摆置晋代高僧的支法,摆放一张八尺长的沉香床。在温泉中洗浴之后,躺在床上酣睡,这样避暑,怎能不快乐呢?
人有一字不识,而多诗意;一偈不参,而多禅意;一勺不濡,而多酒意;一石不晓,而多画意;淡宕故也。
有人一个字都不认识,却富有诗意;一句佛偈都不能参悟,却很有禅意;一滴酒也不沾,却满怀酒趣;一块石头也没有用心观摩过,却满眼画意。因为这样的人淡泊而无所拘束。
以看世人青白眼,转而看书,则圣贤之真见识;以议论人雌黄口,转而论史,则左狐之真是非。
以阮籍看世人的青眼与白眼去看书,就会具有圣人贤士的真知灼见;用议论他人是非的雌黄之口去评价历史,就会像左丘明、董狐那样是非分明。
事到全美处,怨我者不能开指摘之端;行到至污处,爱我者不能施掩护之法。
做事做得极为完美的境地,即使是怨恨我的人也找不到指摘我的借口;行事达到了极为污秽的境地,即使是爱我的人也不能实施掩护的方法。
必出世者,方能入世,不则世缘易堕;必入世者,方能出世,不则空趣难持。
只有那些出世的人,才做得了入世的事业,不然就容易堕入尘世的牵绊中;只有入世阅尽人世百态的人,方能有出世的决然毅然,不然就不能长期领略出世的寂寞空旷之趣。
调性之法,急则佩韦,缓则佩弦;谐情之法,水则从舟,陆则从车。
调整个性的方法有很多种,性子急躁的人就佩带熟皮,以便随时提醒自己不可过于急躁;性子缓慢的人就佩带弓弦,以便随时警告自己要行动积极;调适性情的方法,则要像水上乘船、陆地乘车一样自然,顺从其美好的天性。
才人之行多放,当以正敛之;正人之行多板,当以趣通之。
有才气的人行为多狂放而不受约束,应当以正直去收敛他。太过正直的人多数不知变通,应当以趣味让他的个性融通些。
人有不及,可以情恕;非义相干,可以理遣。佩此两言,足以游世。
人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可以根据情理来宽恕;有与义不相干的错误,可以用玄理来自我排遣。记得这两句话,足够在人世优游。
冬起欲迟,夏起欲早;春睡欲足,午睡欲少。
冬天的早晨起床要晚,夏天的早晨起床要早;春天的睡眠要充足,午间的睡眠则要尽量少一些。
无事当学白乐天之嗒然,有客宜仿李建勋之击磬。
没事时应当学白乐天那样物我两忘,有客人来访时应该仿效李建勋以击磬声来洗耳。
郊居,诛茅结屋,云霞栖梁栋之间,竹树在汀洲之外;与二三之同调,望衡对宇,联接巷陌;风天雪夜,买酒相呼;此时觉曲生气味,十倍市饮。
在郊外居住,割去茅草建成房屋,梁栋间常常萦绕着云霞,水中的高地之外有竹林;与两三个有同样情致的好友,门庭相对,街上路上不时相遇;刮风下雪的夜晚,买酒来互相招呼同饮;只觉得酒的香醇美味,比在市井买的要好上十倍。
万事皆易满足,惟读书终身无尽;人何不以不知足一念加之书。又云:读书如服药,药多力自行。
世间万事都容易让人得到满足,只有读书求学没有止境;人们为什么不把不能得到满足的念头用来读书呢?又有人说:读书就像是吃药一样,吃得多药力自然就增强了。
醉后辄作草书十数行,便觉酒气拂拂,从十指出也。
喝醉酒后写下数十行的草书,就会感到酒气上涌升腾,从十指当中透出,融合于书法中。
书引藤为架,人将薜作衣。
书应该放在用藤条编制的书架之中,隐士应该穿薜萝制成的衣服。
从江干溪畔,箕踞石上,听水声浩浩潺潺,粼粼冷冷,恰似一部天然之乐韵,疑有湘灵在水中鼓瑟也。
在江边溪畔,随意坐在石头上,听水声或浩大或潺潺,时而响亮时而低沉,就像是一支天然的乐曲,真怀疑是湘水之神在水中鼓瑟。
鸿中叠石,常论高下,但有木阴水气,便自超绝。
在洪水中堆垒石头,不论其高低上下,但只要有树荫和水的雾气,便自然能够超凡绝伦。
段由夫携瑟,就松风涧响之间曰,三者皆自然之声,正合类聚。
段由夫携带着琴瑟,在临近松涛阵阵、水流潺潺的所在鼓瑟,并感叹道:“风声、水声、瑟声都是自然之音,正符合物以类聚的道理。”
高卧闲窗,绿阴清昼,天地何其寥廓也。
在小窗下高卧,绿阴洒落,白昼清凉,天地是多么阔大呀!
少学琴书,偶爱清净,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映,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卧北窗下,遇凉风暂至,自谓羲皇上人。
年少的时候学习弹琴,练习书法,偶尔喜欢清净,每当读书有了心得,便十分高兴,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境界,看到青山绿树、蓝天红花交相辉映,应时的鸟儿在其间穿行,变换着声音不断鸣叫,声音婉转动听,也不禁欣喜异常。常说五六月份的盛夏高温难耐,躺在北窗之下,正好遇到凉风吹来,沁人肺腑,这真是生平最快乐的事,自以为可比拟无忧无虑的古人了。
空山听雨,是人生如意事。听雨必于空山破寺中,寒雨围炉,可以烧败叶,烹鲜笋。
在幽静的山里聆听雨声,是人生当中的一大乐事。听雨一定要在空静的青山、破旧的寺院中,在透着丝丝寒意的雨天里围着炉火,燃烧山里的枯枝败叶,煮着新鲜的竹笋。
鸟啼花落,欣然有会于心。遣小奴,挈瘿樽,酤白酒,釂一梨花瓷盏;急取诗卷,快读一过以咽之,萧然不知其在尘埃间也。
听到鸟鸣见到花落,愉悦而有所会心。派一个小仆人,带着瘿木做的酒樽,买来白酒,用梨花瓷的酒盏一饮而尽;急忙取来诗卷,快速读过就像咽下下酒菜一样,潇潇洒洒而不觉得自己身在世间。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关起门就如同住在深山中一样,能够读书就觉得处处都是净土。
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成千上万的高峰和山岩争奇竞秀,无数条沟壑和溪流竞相奔流,草木郁郁葱葱,好像白云、彩霞在升腾飘荡一样,景色十分秀丽。
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犹难为怀。
在山阴的小路上行走,会发现青山与河川彼此辉映,让人感觉到美景应接不暇;倘若是在秋冬季节,更是让人无法忘怀。
欲见圣人气象,须于自己胸中洁净时观之。
想要见识圣人的大气象,必须在自己胸中洁净时才能去观察。
执笔惟凭于手熟,为文每事于口占。
执笔为文只是凭借着手头熟练,作诗为文往往要通过口头经常吟咏。
箕踞于班竹林中,徙倚于青矶石上;所有道笈梵书,或校雠四五字,或参讽一两章。茶不甚精,壶亦不燥,香不甚良,灰亦不死;短琴无曲而有弦,长讴无腔而有音。激气发于林樾,好风逆之水涯,若非羲皇以上,定亦稽阮之间。
随意张开两脚坐在斑竹林中,或是闲倚在江边的青石上。翻开所带的道教或者佛教典籍,也许校勘四五个字,也许阅读领会一两章。所饮的茶不是特别好,却总在喝着,所以壶还未干;所焚的香也不是精品,却一直点着,所以灰也没有冷。短琴没有曲调却可拨动琴弦,长歌没有腔调却自有慷慨之音。激荡的豪气发于林中,宜人的风儿吹向岸边。享受这种生活的人,若不是上古之人,也必定在魏晋时代与嵇康、阮籍同类。
闻人善则疑之,闻人恶则信之,此满腔杀机也。
听说别人做了好事,就怀疑;听说别人做了坏事,就深信。这是心中充满敌意和恶念的表现。
士君子尽心利济,使海内少他不得,则天亦自然少他不得,即此便是立命。
士君子尽自己的心意去帮助他人,使一国之内不能缺少他,那么上天自然也需要他,这就是生命所创造的意义和价值。
读书不独变气质,且能养精神,盖理义收缉故也。
读书不仅仅能够改变一个人的气质,而且能够滋养一个人的精神,这就是书为人们带来的美好结果。
周旋人事后,当诵一部清静经;吊丧问疾后,当念一通扯淡歌。
周旋人事往来应酬之后,应当诵读一部《清静经》,使自己烦杂的心灵得到清静;吊唁死者、探问病人之后,应当念一通“扯淡歌”,使自己抑郁的心情得到缓解。
卧石不嫌于斜,立石不嫌于细,倚石不嫌于薄,盆石不嫌于巧,山石不嫌于拙。
平放着的石头不嫌倾斜,竖立的石头不嫌细小,依靠着的石头不嫌太薄,盆中的石头不嫌小巧,山中的石头不嫌拙劣。
雨过生凉境闲情,适邻家笛韵,与晴云断雨逐听之,声声入肺肠。
雨过之后生出层层凉意,环境清幽闲适,情趣盎然,适逢邻家牧童笛儿声声,与初晴后天空飘浮的云彩、断断续续的雨相应和,细细听来,声声使人断肠。
不惜费,必至于空乏而求人;不受享,无怪乎守财而遗诮。
若生活不节省,就必定会沦落到穷困愁苦、求人施舍的地步;若是家中富裕却舍不得享受,自然会被别人看作守财奴而留下话柄。
园亭若无一段山林景况,只以壮丽相炫,便觉俗气扑人。
修建园林亭台,假如没有一段山林景致,只依靠壮丽相炫耀,就会使人觉得俗气扑面而来。
餐霞吸露,聊驻红颜;弄月嘲风,闲销白日。
把云霞当作饭食,把甘露当作水喝,以此保持容貌艳丽,使得青春常在;品玩月色,嘲笑清风,以此来打发白日时光。
清之品有五:睹标致,发厌俗之心,见精洁,动出尘之想,名曰清兴;知蓄书史,能亲笔砚,布景物有趣,种花木有方,名曰清致;纸裹中窥钱,瓦瓶中藏粟,困顿于荒野,摈弃乎血属,名曰清苦;指幽僻之耽,夸以为高,好言动之异,标以为放,名曰清狂;博极今古,适情泉石,文韵带烟霞,行事绝尘俗,名曰清奇。
“清”这种境界包含五种:目睹标致美丽的事物,产生厌恶世俗的心理,看到景致简洁之物,萌生出世的想法,这叫作“清兴”;知道收藏经书与史书,可以亲近笔砚,景物的设置富有情趣,栽种花木有非常好的方法,这叫作“清致”;在废纸当中窥探钱币,在碎瓦旧瓶后储藏米粟,困顿地生活于荒野之中,被亲人摒弃,这叫作“清苦”;把爱好清幽僻静这种癖好夸称为高雅,把说话做事喜欢标新立异的癖好,标榜为狂放不羁,这叫作“清狂”;博古通今,适情于泉水幽石,诗词有着烟霞之韵致,行事超凡脱俗,这叫作“清奇”。
对棋不若观棋,观棋不若弹瑟,弹瑟不若听琴。古云:“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斯言信然。
和人下棋不如看人下棋,看人下棋不如弹瑟,弹瑟又不如听琴。古人说:“只要悟到了琴中的真趣,哪里还用在弦上弹奏出声音呢?”这话说得很对。
奕秋往矣,伯牙往矣,千百世之下,止存遗谱,似不能尽有益于人。唯诗文字画,足为传世之珍,垂名不朽。总之身后名,不若生前酒耳。
奕秋这样的下棋高手已成为过去,伯牙这样的知音去世已久,千百年后的今天,只留下残缺的棋谱和琴曲,似乎也不能对世人有很大的益处了。只有诗文、字画才足以作为传世的珍宝,留下不朽的名声。所以总的说来,死后的浮名不如生前的美酒。
君子虽不过信人,君子断不过疑人。
正人君子虽然不会轻易过于相信别人,但君子也断然不会轻易过分地怀疑别人。
人只把不如我者较量,则自知足。
人只和那些不如自己的人比较,就自然会知足了。
折胶铄石,虽累变于岁时;热恼清凉,原只在于心境。所以佛国都无寒暑,仙都长似三春。
天气凉爽,夏天炎热,固然常在季节变换时发生;燥热或者清凉,却只在于自己的心境。所以佛国是没有寒暑之分的,在神仙的所居之地四季如春。
鸟栖高枝,弹射难加;鱼潜深渊,网钓不及;士隐岩穴,祸患焉至。
鸟儿栖息在高高的树枝上,弹弓就很难射得到;鱼儿潜入深水中,渔网和鱼钩就很难捕捉得到;士大夫隐居在山林岩穴之间,祸患又怎么会从天而降呢?
于射而得楫让,于碁而得征诛;于忙而得伊周,于闲而得巢许;于醉而得瞿昙,于病而得老庄,于饮食衣服、出作入息,而得孔子。
从射礼之中学会揖让的礼节,在下棋中学会讨伐之道;在繁忙之中懂得了商朝的伊尹和周代的周公;在闲适中理解了巢父、许由;在醉酒之后懂得了佛祖释迦牟尼的学说,在生病之时懂得了老庄哲学,在饮食穿衣、劳作休息中品味到了孔子学说的真正意义。
前人云:“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不当草草看过。
前人说:“苦于白天太短而夜晚很长,为何不拿着蜡烛在夜里游赏呢?”不应当草率看过就算了。
优人代古人语,代古人笑,代古人愤,今文人为文似之。优人登台肖古人,下台还优人,今文人为文又似之。假令古人见今文人,当何如愤,何如笑,何如语?
演员装扮成古人,替古人来讲话,替古人笑,甚至去替古人生气,现在的读书人写文章就这样。唱戏的在戏台上犹如古人,但是下了戏台,又恢复优人的身份了,现在的读书人写文章又与这一点相似。假使让古人见到如今读书人,真不知他们该如何欢笑,如何讲话呢?
看书只要理路通透,不可拘泥旧说,更不可附会新说。
看书最重要的是弄明白其中的道理,不要拘泥于前人留下的思想,也不要随便附会新人的说法。
简傲不可谓高,谄谀不可谓谦,刻薄不可谓严明,阘茸不可谓宽大。
恃才傲物不能称作清雅高贵,谄媚奉承不能称作谦逊恭顺,刻薄寡义不能称作严明无私,庸碌无为不能称作宽容大度。
作诗能把眼前光景,胸中情趣,一笔写出,便是作者,不必说唐说宋。
作诗能把眼前看见的情景,还有胸中的情意趣味表现出来,便算是好的诗人,不必引经据典,拘泥于唐宋诗歌的格式。
少年休笑老年颠,及到老时颠一般,只怕不到颠时老,老年何暇笑少年。
少年人不必笑话老年人癫狂,到自己年老时也是一样的癫狂。而且只怕不到癫狂时就老了,哪里有闲心笑话少年呢?
饥寒困苦福将至已,饱饫宴游祸将生焉。
饱受饥寒交迫和艰难贫苦的困境,这是福气即将到来的先兆;身处饱食终日、安逸游乐的环境中,这是灾祸即将降临的征兆。
打透生死关,生来也罢,死来也罢;参破名利场,得了也好,失了也好。
能够看透生与死的界限,那么活着也是如此,死了也是如此;看破了名利争逐的虚妄,得到了也好,失去了也无所谓。
混迹尘中,高视物外;陶情杯酒,寄兴篇咏;藏名一时,尚友千古。
混迹于尘世之中,却能超然物外;在一杯酒中得到乐趣,在诗篇歌咏中寄托自己的意兴,暂且隐匿自己的声名吧!重视与千古之上的先贤交友。
痴矣狂客,酷好宾朋;贤哉细君,无违夫子。醉人盈座,簪裾半尽;酒家食客满堂,瓶瓮不离米肆。灯烛荧荧,且耽夜酌;爨烟寂寂,安问晨炊。生来不解攒眉,老去弥堪鼓腹。
狂放的人有些痴性,极其爱好与宾客朋友交往;妻子够贤惠了,从不违拗丈夫。满座的人都醉了,簪子和衣襟都已凌乱;酒家食客满堂,买米的瓶瓮不停地送往粮店买米。灯光闪烁,正沉溺于夜间的酒宴;灶头无烟,哪里管明天早上有没有饭吃?从来就不懂得皱眉着急,到老了更应该饱食无事。
皮囊速坏,神识常存,杀万命以养皮囊,罪卒归于神识。佛性无边,经书有限,穷万卷以求佛性,得不属于经书。
人的皮囊很快就会朽坏,但是神识却永远存在,杀死各种动物的生命来供养身体,罪孽终究收纳到神识中;人的悟性是无边无际的,而经书中的文字有限,用穷究万卷经书之法来获得了悟,悟性得来却不属于经书。
人胜我无害,彼无蓄怨之心;我胜人非福,恐有不测之祸。
别人胜过我,对我而言并没有什么害处,因为这样别人就不会在心中积下对我的忌恨;我胜过别人,对我而言不见得是什么福气,因为恐怕将有难以预测的灾祸发生。
书屋前,列曲槛栽花,凿方池浸月,引活水养鱼;小窗下,焚清香读书,设净几鼓琴,卷疏帘看鹤,登高楼饮酒。
在书斋前面,设置弯曲的栅栏来培植花卉,凿出一片方形池塘,让月亮的倒影浸入这当中,引来泉水养些小鱼;坐在小窗之下,在燃着清香的房间当中读书,设置洁净的几案弹琴,卷起稀疏的竹帘望着窗外的仙鹤,登上高楼迎风饮酒。
人人爱睡,知其味者甚鲜;睡则双眼一合,百事俱忘,肢体皆适,尘劳尽消,即黄梁南柯,特余事已耳。静修诗云:“书外论交睡最贤。”旨哉言也。
人人都喜欢睡觉,但是知道睡觉的真正味道的人很少;睡时双眼一合上,所有的事都忘了,四肢和身体都很舒服,尘世的劳累都消失了,即使做梦,无论是黄粱梦还是南柯梦,都已不重要了。刘因有诗曰:“书外论交睡最贤。”这句诗写得真好!
过份求福,适以速祸;安分远祸,将自得福。
过分地追求福分,很容易促使祸事降临;安然面对突如其来的祸事,自然能转祸为福。
倚势而凌人者,势败而人凌;恃财而侮人者,财散而人侮。此循环之道。
倚仗权势欺凌别人的人,一旦失去权势必定同样被别人欺凌;倚仗自己的钱财而凌辱别人的人,一旦钱财散尽必定同样被别人凌辱。这是因果循环的自然规律。
我争者,人必争,虽极力争之,未必得;我让者,人必让,虽极力让之,未必失。
我争夺的东西,别人必定也会想要去争取,虽然尽力争取它,最终却未必能得到;我谦让的东西,别人必定也会谦让,虽然竭力谦让,未必就会失去。
贫不能享客,而好结客;老不能徇世,而好维世;穷不能买书,而好读奇书。
贫穷而不能够招待朋友,但却喜欢结交朋友;老了不能够随顺世俗,却喜欢治理世事;穷到不能买书,却很喜欢阅读奇书。
沧海日,赤城霞;蛾眉雪,巫峡云;洞庭月,潇湘雨;彭蠡烟,广凌涛;庐山瀑布,合宇宙奇观,绘吾斋壁。少陵诗,摩诘画;左传文,马迁史;薛涛笺,右军帖;南华经,相如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我山窗。
沧海的日出,赤城的红霞;峨眉山的积雪,巫峡的白云;洞庭湖的明月,潇湘的雨;彭蠡的烟雾,广陵的波涛;庐山的瀑布,集合了天地间所有的美景奇观,来描绘我书斋的墙壁。杜甫的诗、王维的画;左丘明的《左传》,司马迁的史书;薛涛的诗笺,王羲之的书帖;庄子的《南华经》,司马相如的赋;屈原的《离骚》,收罗古今绝妙的艺术,放置在我山居的窗前。
偶饭淮阴,定万古英雄之眼;醉题便殿,生千秋风雅之光。
漂母偶然间施舍了饭食给淮阴侯的那一刻,就已经具备了识别万古英雄的慧眼;李白喝醉酒以后在偏殿题写诗文,生成了流传千古的风流儒雅的光彩。
清闲无事,坐卧随心,虽粗衣淡食,自有一段真趣;纷扰不宁,忧患缠身,虽锦衣厚味,只觉万状愁苦。
清闲无事,坐着或者躺着都随心所欲,即使是粗布的衣服清淡的饮食,也自然有一段天然之趣;内心纷扰不安,忧患缠身,即使是穿着华美的衣服吃着醇厚的美味,也只觉得万般苦恼愁闷。
我如为善,虽一介寒士,有人服其德;我如为恶,虽位极人臣,有人议其过。
我若做善事,那么即便我只是一个贫寒的读书人,也会有人敬佩和称颂我的德行;我若做坏事,那么纵使我是一位位极人臣的将相,也会有人议论和指责我的过错。
读理义书,学法帖字;澄心静坐,益友清谈;小酌半醺,浇花种竹;听琴玩鹤,焚香煮茶;泛舟观山,寓意奕棋。虽有他乐,吾不易矣。
读讲理义的书,学习书法并临摹字帖;心地清明地静坐,与良友清谈;稍微喝几杯到了半醉的状态,在园子当中浇灌花木,栽种竹子;聆听琴声,观赏鹤舞,焚烧香木煮香茗;水上泛舟,观览青山,寄寓情思,与人对弈。世间即便有其他的乐趣,我也不会与之交换。
成名每在穷苦日,败事多因得志时。
往往在穷苦日子过来才能成就功名,而事情失败,多是在得志的时候。
宠辱不惊,肝木自宁;动静以敬,心火自定;饮食有节,脾土不泄;调息寡言,肺金自全;怡神寡欲,肾水自足。
受到恩宠、遭到侮辱都不惊慌,肝木自然就会安宁;无论做事还是静处都以一种恭敬之心对待,心中之火自然会平和;饮食有一定的节制,脾土自然就不会泄露;调养气息少说话,肺金自然就会保全;怡情悦性,清心寡欲,肾水自然就会充足。
让利精于取利,逃名巧于邀名。
让利于人比争取利益更智慧,逃避名声比争夺名声更聪明。
彩笔描空,笔不落色,而空亦不受染;利刀割水,刀不损锷,而水亦不留痕。
用彩笔在空中进行描绘,笔没有失去色,空中也不会被染色;用锋利的刀切割水面,刀刃不会受到任何伤害,水面也不会留下痕迹。
唾面自干,娄师德不失为雅量;睚眦必报,郭象玄未免为祸胎。
像娄师德所说的那样唾面待其自干而极力忍耐,他真是有雅量;微小的不快也要报复,郭象玄这样的作为不可避免会成为祸胎。
天下可爱的人,都是可怜人;天下可恶的人,都是可惜人。
天下值得去爱的人,往往十分令人可怜;而那些人人厌恶的人,却往往令人十分惋惜。
事业文章,随身销毁,而精神万古如新;功名富贵,逐世转移,而气节千载一日。
事业和文章随着生命的结束都会销毁,但是人的精神可以千古流芳,万古如新;功名利禄、荣华富贵都会随着时势的变化而转移,但是人的气节可以千年如一日,永垂不朽。
读书到快目处,起一切沉沦之色;说话到洞心处,破一切暧昧之私。
读书读到快意处,能够消解一切沉沦沮丧之气;谈话到了透彻时,能够破除一切暧昧私念。
谐臣媚子,极天下聪颖之人;秉正嫉邪,作世间忠直之气。
把乐舞当作谐戏的乐工和美女,可谓是用尽了天下所有聪颖乖巧的本领;只有始终坚持正义、嫉恶如仇的人,才能够养成人世间忠厚刚直的习气。
隐逸林中无荣辱,道义路上无炎凉。
隐居山林中不再计较荣辱,坚守道义不怕世态炎凉。
闻谤而怒者,谗之囮;见誉而喜者,佞之媒。
听到诽谤而动怒的人,就是给那进谗言的人一个机会;见到赞誉而高兴的人,就是给那谄媚的人可乘之机。
滩浊作画,正如隔帘看月,隔水看花,意在远近之间,亦文章法也。
在滩头以浊水画画,就好像是隔着窗帘看月亮,隔着水看花,意境在于远近之间,这也是写文章的法则。
藏锦于心,藏绣于口;藏珠玉于咳唾,藏珍奇于笔墨;得时则藏于册府,不得则藏于名山。
把锦绣文章藏于口头心间,把珠玉珍奇般的语句藏于吟咏之间、笔墨之端;如果能够得到世人的认可,就写出来收藏在册府之中,如果得不到世人的认可,就写出来藏于名山石室之中,以便后世能够得以流传。
读一篇轩快之书,宛见山青水白;听几句伶俐之语,如看岳立川行。
读一篇晓畅而轻快的文章,犹如见到青山绿水一般,使人感到心情愉悦;听到几句伶俐精辟的言语,就犹如看到静立的山岳、流淌的溪水一般,畅快淋漓。
读书如竹外溪流,洒然而往;咏诗如苹末风起,勃焉而扬。
读书就像是竹林外的溪流,潇潇洒洒自然流去;咏诗就如风在青蘋之末吹起,骤然变大飞扬起来。
子弟排场,有举止而谢飞扬,难博缠头之锦;主宾御席,务廉隅而少蕴藉,终成泥塑之人。
梨园子弟开场,要行为举止得体而不张扬夸张,否则很难赢得缠头的罗锦;主要的宾客入席,一定要神情庄重、行为端庄,没有了和谐融洽的氛围,终究会成为泥偶一样的人。
取凉于箑,不若清风之徐来;激水于槔,不若甘雨之时降。
用扇子扇风纳凉,不如阵阵清风徐徐吹来凉爽;用桔槔汲水灌溉土地,不如上天的甘霖及时普降畅快。
有快捷之才,而无所建用,势必乘愤激之处,一逞雄风;有纵横之论,而无所发明,势必乘簧鼓之场,一恣余力。
有快捷之才,无用武之地,势必会借愤激之处,一逞雄风;怀有经世纵横之才,却没有施展宏论的地方,势必会乘借时机场合竭尽全力巧言惑众、搬弄是非。
月榭凭栏,飞凌缥缈;云房启户,坐看氤氲。
月光下,倚靠着高台的栏杆,心思早已飞向那恍惚有无之境。打开山居的门扉,坐看山间弥漫无尽的云烟变幻。
发端无绪,归结还自支离;入门一差,进步终成恍惚。
做事情若是开始没有头绪,那么到最后还是会杂乱无章、支离破碎;做学问若是入门一步没有走好,那么再向前走终究会迷茫不清。
李纳性辨急,酷尚奕棋,每下子,安详极于宽缓。有时躁怒,家人辈则密以棋具陈于前,纳睹便欣然改容,取子布算,都忘其恚。
李纳性情非常偏激且急躁,又十分喜爱下棋,下棋时每次落子时神态都很安详舒缓,极其宽厚。有时急躁得想要发怒,家里人就赶快悄悄地把下棋的用具放在他面前,李纳看到棋后就会变得高兴起来,脸色也会渐渐舒缓,拿着棋子布局谋划,把一切烦恼愤怒都抛到九霄云外。
竹里登楼,远窥韵士,聆其谈名理于坐上,而人我之相可忘;花间扫石,时候棋师,观其应危劫于枰间,而胜负之机早决。
在竹林中登上高楼,远远地窥测风雅的士人,在坐上聆听他们谈论名理,很可能就会忘记了他人和自己的存在;在花丛中打扫石板,不时等待着棋师的到来,观看他们在棋盘上的危险劫棋的应对,其胜负早已决定。
六经为庖厨,百家为异馔;三坟为瑚琏,诸子为鼓吹;自奉得无大奢,请客未必能享。
用六经当作厨师,以百家学说当作珍稀的菜肴,以古代典籍作为祭祀的礼器,把先秦诸子当做乐手;自己享用未免太奢侈,若是请客,客人也未必能享受得了。
说得一句好言,此怀庶几才好.揽了一分闲事,此身永不得闲。
说了一句好话,或许内心才会安宁一些;招揽了一件闲事,自身将永远不得安闲。
古人特爱松风,庭院皆植松,每闻其响,欣然往其下,曰:“此可浣尽十年尘胃。”
古人特别喜爱松风,庭院中种上松树,每当听到松风声,就欣然地来到松树之下,说:“可以洗掉数十年中脾胃上沾染的尘埃。”
凡名易居,只有清名难居;凡福易享,只有清福难享。
凡俗的名声容易享有,只有清廉的名声难以拥有;普通的福气容易享受,只有清福难以享受到。
贺兰山外虚兮怨,无定河边破镜愁。
贺兰山外戍边,往往生死难测,空留无限幽怨;出征前往无定河边,夫妻离别,有着无尽的像破镜难重圆那样的愁绪。
有书癖而无剪裁,徒号书厨;惟名饮而少酝藉,终非名饮。
有爱好看书的癖好,却不加以选择,这种人不过像藏书的书橱罢了。只喜欢喝酒,却不懂饮酒时含蓄不尽的意味,终不能算是懂得饮酒之人。
飞泉数点雨非雨,空翠几重山又山。
数点水雾飞流直下,似雨非雨,放眼望去,几重苍翠的高山,山外有山。
夜者日之余,雨者月之余,冬者岁之余。当此三余,人事稍疏,正可一意问学。
夜晚是一日之中的剩余时间,下雨天是一月的剩余时间,冬天则是一年的剩余时间,在这三种剩余的时间里,人事来往较不频繁,正好能用来专心地读书。
树影横床,诗思平凌枕外;云华满纸,字意隐跃行间。
树影落在床上,诗思在枕上升起;满纸都是云霞一样光华四射的文字,雅意韵致在字里行间闪现。
耳目宽则天地窄,争务短则日月长。
耳听、眼见的事情多了,便会觉得天地都很狭隘;争名逐利的事情少了,时光就会变得清闲而悠长。
秋老洞庭,霜清彭泽。
清寒的秋天使洞庭湖呈现一派衰老肃杀之气,严寒的霜雪使鄱阳湖显得清幽而寒冷。
听静夜之钟声,唤醒梦中之梦;观澄潭之月影,窥见身外之身。
聆听静夜里的钟声,唤醒梦中做梦的人;观看清澈潭水里的月影,就像看到了身外的另一真身。
事有急之不白者,宽之或自明,毋躁急以速其忿;人有操之不从者,纵之或自化,毋操切以益其顽。
事情有急切之下不能明白的,宽松从容一下或者能够水落石出,不要急躁而令对方更愤怒;有的人,你操纵指挥他,他不会听从,但是放任他随意,他也许可以自我归化,不要操之过急而使他更加顽固。
士君子贫不能济物者,遇人痴迷处,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难处,出一言解救之,亦是无量功德。
一个读书仕进的君子虽然因为贫穷而不能对别人有所周济,但只要在遇到别人执迷不悟的时候说一句话警醒他,在遇到别人危急困难的时候说一句话解救他,也是功德无量的善行。
处父兄骨肉之变,宜从容,不宜激烈;遇朋友交游之失,宜剀切,不宜优游。
处在父亲、兄弟这样的亲人的不测变故中,应当从容应对,不能过分激动,导致意气用事;遇到朋友在与自己的交往过程中出现的过失举动,应当委婉劝导,不能犹豫不定,导致手足无措。
问祖宗之德泽,吾身所享者,是当念其积累之难;问子孙之福祉,吾身所贻者,是要思其倾覆之易。
若问祖宗的恩德福泽,我现在所享有的就是,应当感念积累的艰难;若问子孙的福惠利益,我自己能遗留的就是,要思量倒塌覆灭的容易。
韶光去矣,叹眼前岁月无多,可惜年华如疾马;长啸归与,知身外功名是假,好将姓字任呼牛。
青春年华逝去,感慨眼前时光已经所剩无几,叹息光阴像快马一样飞驰而去;长啸一声归去,才知道功名富贵都是虚幻,任凭别人将自己的姓名呼作牛马,毁誉随人,不作计较。
意慕古,先存古,未敢反古;心持世,外厌世,未能离世。
如果要模仿古人,就应先保存古人的特点,不敢反对古制;心中想要保持当世之道,外表却表现出对世间的厌弃,就会无法超脱尘世。
苦恼世上,度不尽许多痴迷汉,人对之肠热,我对之心冷;嗜欲场中,唤不醒许多伶俐人,人对之心冷,我对之肠热。
在这个苦恼的人世,是超度不了那么多痴迷不悟的人的,别人对此很热心,我却心灰意冷;贪图各种欲望的名利场中,唤不醒那么多精明的人,人们对此心凉,而我却对此热心。
自古及今,山之胜多妙于天成,每坏于人造。
自古至今的名山美景,其绝妙之处大多在于自然天成,却往往被人造的景观所破坏。
画家之妙,皆在运笔之先,运思之际;一经点染便减机神。
画家精妙的构思,都在下笔之前、构思之时,一丝杂念便使灵妙之处不能充分表现。
长于笔者,文章即如言语;长于舌者,言语即成文章。昔人谓“丹青乃无言之诗,诗句乃有言之画”;余则欲丹青似诗,诗句无言,方许各臻妙境。
善于写文章的人,他的文章便是最美妙的言语;善于讲话的人,他的话语便是最美好的文章。古人说“画是无声的诗,诗是有声的画”;我希望最好的画如同诗一般,能尽情地倾诉,最好的诗却如画一般,能无尽地展现意境,这样诗和画才各自达到了神妙的境界。
舞蝶游蜂,忙中之闲,闲中之忙;落花飞絮,景中之情,情中之景。
四处飞舞的蝴蝶,游荡采蜜的蜜蜂,它们可以说是在悠闲中体会忙碌,在忙碌中体会悠闲;飘落的花朵,纷飞的柳絮,它们可以说是自然景物中最富有感情的,也是最能够寄托感情的。
五夜鸡鸣,唤起窗前明月;一觉睡起,看破梦里当年。
五更的鸡啼声,将睡梦中的人唤醒,只见一轮明月高挂窗外。我从睡梦里醒来,似乎对当年的事情有所醒悟。
想到非非想,茫然天际白云;明至无无明,浑矣台中明月。
想到只剩下想的时候,心境空明只剩茫然的一片天际白云;透彻了悟到没有任何生死妄念,心灵浑然一体,就像是高台上的明月一般皎洁。
逃暑深林,南风逗树;脱帽露顶,沉李浮瓜;火宅炎宫,莲花忽迸;较之陶潜卧北窗下,自称羲皇上人,此乐过半矣。
在深山之中躲避酷暑,只见南风撩面,挑逗着树枝;脱下帽子,露出头顶,溪水中漂浮着瓜果;仿佛在充满着烦恼忧愁的尘世中突然看到佛境一样,心中顿时感到清静凉爽;比起陶渊明卧在北窗之下乘凉时,称自己为伏羲氏这样的上古哲人,我的乐趣已经有过之而无不及了。
霜飞空而漫雾,雁照月而猜弦。
冷霜在空中飘落浸满雾气,大雁看见弯月,怀疑那是弓弦而惊恐。
既景华而凋彩,亦密照而疏明;若春阳之扬蘤,似秋汉之含星。
不仅景色华丽,色彩绚烂,阳光密集也会让光线变得疏朗;就好像温润的春天盛开鲜艳的花朵,又像秋夜天空当中的星星。
景澄则岩岫开镜,风生则芳树流芬。
景色澄明,山洞好像打开的镜子一样透出光亮;微风吹拂,繁茂的树丛散发出芬芳的馨香。
类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同至人之无迹,怀明义以应时。
就像是君子一样讲究道德,进入没人的房间也不会做欺骗别人的事;就像是修养极高的人那样来去不留痕迹,怀抱着圣明的道义来顺应天时。
一翻一覆兮如掌,一死一生兮如轮。
翻翻覆覆就像手掌一样,死死生生就像车轮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