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公异荧惑守虚而不去晏子谏
景公异荧惑守虚而不去晏子谏
景公之时,荧惑守于虚,期年不去。公异之,召晏子而问曰:“吾闻之,人行善者天赏之,行不善者天殃之。荧惑,天罚也,今留虚,其孰当之? ”
齐景公时期,火星停留在虚宿的位置上,一年也不离开。齐景公对此感到非常奇怪,于是召来晏子,问道:“我听说,行善的人会得到上天的奖赏,而不行善的人则会遭受上天的惩罚。荧惑星是上天的惩罚之星,现在它停留在虚宿的位置上,谁将受惩罚?”
晏子曰:“齐当之。”公不说,曰: “天下大国十二,皆曰诸侯,齐独何以当?”
晏子说:“齐国将受惩罚。”齐景公非常不悦,说:“当今较大的国家有十二个,都称为诸侯国,凭什么要我齐国独自承担这场灾难?”
晏子曰:“虚,齐野也。且天之下殃,固干富彊,为善不用,出政不行,贤人使远,谗人反昌,百姓疾怨,自为祈祥,录录彊食,进死何伤!是以列舍无次,变星有芒,荧惑回逆,孽星在旁,有贤不用,安得不亡!”公曰:“可去乎?”
晏子解释道:“虚宿,是齐国的分野。况且,上天降下灾祸,本来要降给富强的国家,因为它依仗富强为非作歹。即便是大国,如果国君不任用行善的人,政令不认真施行,贤能之人被冷落疏远,奸佞谄媚的小人反而得到宠信并日渐昌盛,那么平民百姓自然会心生憎恶和怨恨,却无能为力,只能默默祈求吉祥。恐怕接下来会陆续出现背弃离心的现象,使国家陷入困境,这是多么悲哀的事啊!因此众星宿都乱了次序,彗星出现放射光芒;火星回返预示灾祸,妖星经常守在齐的分野旁。有贤人却不任用,怎么能不灭亡?”齐景公问道:“可以消除这些灾难吗?”
对曰:“可致者可去,不可致者不可去。”公曰:“寡人为之若何?”
晏子回答说:“可以招来的,也可以让它离开;不可以招来的,也不可以让它离开。”景公问:“那么我该怎么做才好呢?”
对曰:“盍去冤聚之狱,使反田矣;散百官之财,施之民矣;振孤寡而敬老人矣。夫若是者,百恶可去,何独是孽乎!”公曰:“善。”行之三月,而荧惑迁。
晏子回答:“何不打开牢狱,释放那些受冤枉而被监禁的人,让他们返回田间务农;分散百官手中的钱财,布施给贫苦的百姓;赈济孤寡之人,同时敬爱那些年老体衰的人。如果君王能做到这些,那么诸多恶事都能去除,又何况只是这颗灾孽之星呢!”景公说:“好。”于是他按照晏子的建议施行了三个月,荧惑之星果然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