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有七年,春,正月,丙辰,公会齐侯、纪侯盟于黄。
一、桓公十七年,春天,正月,丙辰(十三)日,鲁桓公与齐襄公、纪国国君会面,在黄地结盟。
二、二月,丙午,公及邾仪父盟于趡。
二、二月,丙午日,鲁桓公和邾国国君仪父在趡会盟。
三、夏,五月,丙午,及齐师战于郎。
三、夏天,五月,丙午(初五)日,和齐国军队在郎地交战。
内讳败,举其可道者也。不言其人,以吾败也。不言及之者,为内讳也。
经文避讳提及战败,只陈述了可以公开的话语。不提率领鲁军的人,是因为鲁国遭遇了失败;不提与之交战的对方将领,是为了替鲁国掩饰败绩。
四、六月,丁丑,蔡侯封人卒。
四、六月,丁丑(初六)日,蔡桓侯姬封人去世。
五、秋,八月,蔡季自陈归于蔡。
五、秋天,八月,蔡季从陈国回到蔡国。
蔡季,蔡之贵者也。自陈,陈有奉焉尔。
蔡季,是蔡国身份尊贵的人。从陈国回来,因为陈国对此有帮助。
六、癸巳,葬蔡桓侯。
六、癸巳(八月二十三)日,安葬蔡桓侯。
七、及宋人、卫人伐邾。
七、鲁国和宋国、卫国攻打邾国。
八、冬,十月,朔,日有食之。
八、冬天,十月,朔(初一)日,发生日食。
言朔不言日,食既朔也。
说了朔日而不说日期,是因为日食发生在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