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庵梦忆·卷一·筠芝亭

张岱 Ctrl+D 收藏本站

筠芝亭,浑朴一亭耳。然而亭之事之,筠芝亭一山之事亦之。吾家后此亭而亭者,不及筠芝亭;后此亭而楼者、阁者、斋者,亦不及。总之,多一楼,亭中多一楼之碍;多一墙,亭中多一墙之碍。太仆公造此亭成,亭之外更不增一椽一瓦,亭之内亦不设一槛一扉,此其意有在也。亭前后,太仆公手植树皆合抱,清樾轻岚,滃滃翳翳,如在秋水。亭前石台,躐取亭中之景物而先得之,升高眺远,眼界光明。敬亭诸山,箕踞麓下;溪壑萦回,水出松叶之上。台下右旋,曲磴三折,老松偻背而立,顶垂一干,倒下如小幢,小枝盘郁,曲出辅之,旋盖如曲柄葆羽。癸丑以前,不垣不台,松意尤畅。

筠芝亭是一座风格淳朴无华的亭子。然而该亭筑立之后,整座山的营建其实也完成了。我家在这个亭子后再建的亭子,都比不上筠芝亭;在这个亭子之后再建造的楼、阁、斋,也比不上它。总之,多起一座楼,亭中视野就多一座楼的障碍;多砌一道墙,亭中视野就多一道墙的障碍。太仆公在此亭完工后,亭外不再增加一根椽子、一块瓦片,亭内也不设一道门槛、一扇门户,他这么做自然是有用意的。亭子前后太仆公亲手栽种的树木都已长成合抱粗细,清凉的树荫上升腾起薄薄的山雾,像烟云般弥漫,如同身在秋天明净的河水中。站在亭前的石台上,就能率先领略亭中视野里的景物,又能登高远眺,眼界开阔明亮。敬亭诸山散坐山脚;山壑溪流潆洄其间,溪水从松叶间缓缓流过。下了石台往右,转下三层石阶,可以看到有棵老松像驼背老人那样弯曲而立,从树顶垂下一根枝干,倒下来像一座小塔,细小的树枝郁郁葱葱地盘曲着,出来辅助大枝干,盘曲的树冠像一把曲柄的鸟羽华盖。癸丑年以前,既无围墙也没有石台,想必这棵松树也更为舒心畅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