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鼎革,干戈蜂起。於陵刘芝生先生聚众数万,将南渡。忽一肥男子诣栅门,敞衣露腹,请见兵主。先生延入与语,大悦之。问其姓名,自号采薇翁。刘留参帷幄,赠以刃。翁言:“我自有利兵,无须矛戟。”问:“兵所在?”翁乃捋衣露腹,脐大可容鸡子;忍气鼓之,忽脐中塞肤,嗤然突出剑跗;握而抽之,白刃如霜。刘大惊,问:“止此乎?”笑指腹曰:“此武库也,何所不有。”命取弓矢,又如前状,出雕弓一具;略一闭息,则一矢飞堕,其出不穷。已而剑插脐中,既都不见。刘神之,与同寝处,敬礼甚备。
明朝灭亡时,全国各地战火纷飞。於陵人刘芝生聚集了数万人马,准备渡江投奔南明的福王。忽然一名身材肥胖的男子来到兵营的栅门外,衣衫破烂,腹部裸露,要求见主帅。刘芝生请他进来交谈,十分高兴,问他的姓名。男子自称采薇翁。刘芝生将他留在军中当参谋,并赠送他一把刀。采薇翁说:“我自己有兵器,不需要矛戟之类的东西。”刘芝生好奇地问他的兵器在哪里,采薇翁撩起衣服露出肚子,肚脐眼大得可以容纳鸡蛋,他憋住气鼓起肚子,忽然肚脐眼鼓了起来,“刺啦”一声冒出一把剑柄,握住一抽,白刃如霜。刘芝生大惊,问道:“只有这把剑吗?”采薇翁笑着指着肚子说:“这是我的武器库,什么都有。”刘芝生让他取弓箭,他如法炮制,取出一把雕花的弓,略微屏气,又有一支箭飞坠地上,接着不停地往外飞箭。然后,他把剑插回肚脐,所有的武器都消失了。刘芝生觉得采薇翁非常神奇,与他同吃同住,十分尊敬,招待得非常周到。
时营中号令虽严,而乌合之群,时出剽掠。翁曰:“兵贵纪律;今统数万之众,而不能镇慑人心,此败亡之道。”刘喜之,于是纠察卒伍,有掠取妇女财物者,枭以示众。军中稍肃,而终不能绝。翁不时乘马出,遨游部伍之间,而军中悍将骄卒,辄首自堕地,不知其何因。因共疑翁。前进严饬之策,兵士已畏恶之;至此益相憾怨。诸部领谮于刘曰:“采薇翁,妖术也。自古名将,止闻以智,不闻以术。浮云、白雀之徒,终致灭亡。今无辜将士,往往自失其首,人情汹惧;将军与处,亦危道也,不如图之。”刘从其言,谋俟其寝而诛之。使觇翁,翁坦腹方卧,鼻息如雷。众大喜,以兵绕舍,两人持刀入断其头;及举刀,头已复合,息如故,大惊。又斫其腹;腹裂无血,其中戈矛森聚,尽露其颖。众益骇,不敢近;遥拨以矟,而铁弩大发,射中数人。众惊散,白刘。刘急诣之,已杳矣。
当时兵营的军令虽严,但部下都是乌合之众,不时有人出去抢掠。采薇翁说道:“兵贵纪律。如果统率着数万人马却不能震慑人心,这是自取灭亡的路。”刘芝生听后十分高兴,于是认真整顿队伍,下令对抢掠妇女或财物者斩首示众。军中的纪律因此有所好转,但抢掠的现象依然没有完全杜绝。采薇翁时常骑马巡行各队伍间,那些不守法纪的凶悍将领和骄横士卒,时不时就会人头自己落地,也不知是什么原因。因此都怀疑是采薇翁干的。原本对采薇翁严格整顿军纪的建议,兵士们已经又怕又恨,现在发生这些事情,更是怨声载道。各部首领在刘芝生面前诋毁采薇翁,他们说:“采薇翁这些都是妖术。自古以来的名将,都是以智谋取胜的,没听说用法术取胜的。那些剑侠之类的人物最终都灭亡了。现在那些无辜的将士,不明不白地就丢了脑袋,群情激愤。将军您和他相处,也是很危险的,不如设法将他除掉。”刘芝生听从了他们的建议,准备等采薇翁熟睡时将他杀掉。他们派人去察看采薇翁的动静,发现他正露着肚皮沉睡,鼾声如雷。众人大喜,包围了他的住处,派两个人拿着刀进去砍他的头。砍完后,刚抽出刀来,采薇翁的头又和身子合在一起了,鼾声依旧。众人大惊,又砍他的肚子,肚子裂开,但没有血,肚里密密麻麻地塞满了刀箭,锋刃都露在外面。众人更加惊骇,不敢靠近,远远用长矛拨弄他肚子里的刀箭。这时,肚子里的铁弓连连发射,射中了好几个人。众人惊慌逃散,跑去报告刘芝生。刘芝生急忙赶来,发现采薇翁已经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