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欧冶铸则,太刚则折,太柔则卷。欲则无折,必加其锡;欲则无卷,必加其金。何者?金性质刚而锡性质柔,刚柔均平,则为善矣。良工涂漆,漆缓则难晞,急则弗牢,均则缓急,使之调和,则为美也。人之含性,有似于兹;刚则伤于严猛,柔则失于软懦,缓者悔于后机,急者败于懁促。故能则器兼善,而性气淳和也者。昔徐偃王软而国灭,齐商公懦而身亡,此性太柔之失也。晋阳处父以纯刚致害,郑子阳以严猛致毙,此性太刚之过也。楚子西宽而招败,邾庄公懁而自祸,此性褊急之灾也。西门豹性急,佩违皮以自缓;董安于性缓,带丝弦以自急。彼各能以一物之所长,攻其所短也。
欧冶在铸造宝则时,如果则太过坚硬就会折断,太过柔软则会卷曲。为了防止则折断,需要加入锡;为了防止则卷曲,需要加入铜。这是因为铜质坚硬,而锡质柔软。只有当坚硬与柔软达到平衡,则才会恰到好处。同样,工匠在涂抹油漆时,动作太慢会导致油漆难以干燥,动作太快则会使油漆无法牢固。调节动作的速度,使其均匀,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人的性情也如同铸则与涂漆一样。刚强的人容易过于严厉,柔和的人往往显得懦弱,迟缓的人常常因为错失良机而感到后悔,性急的人则因为过于急躁而导致失败。因此,铸造宝则时,铜的比例要适当,以免则折断;锡的比例要适中,以免则卷曲。给器物刷漆时,动作慢时要确保油漆能干透,动作快时要保证油漆能粘固。调理性情时,要做到刚强而不暴躁,柔和而不懦弱,宽缓而不迟疑,紧迫而不急躁。如此,才能使宝则器物品质优良,使人的性情仁厚平和。从前,徐偃王因性格过于柔弱而导致国家覆灭,齐简公因懦弱而身亡,这都是性情太过柔弱所引发的错误。晋国的阳处父因性格刚烈而招致祸患,郑国的子阳因严厉而丧命,这则是性格过于刚强所带来的过失。楚国的子西因过于宽缓而导致失败,邾庄公因急躁而遭遇灾难,这些皆因性格太过急躁所酿成的灾害。西门豹因急躁的性情,常常佩带柔软的熟皮,以提醒自己放缓心态;董安于因性情迟缓,总是佩带绷紧的丝弦,提醒自己保持警觉。他们都能利用某种物品的特性,来克制自身的不足。
故阴阳调,天地合也。刚柔均,人之和也。阴阳不和,则水旱失节;刚柔不均,则强懦乖政。水旱失节,则岁败;强弱乖政,则身亡。是以智者宽而栗,严而温,柔而毅,猛而仁。刚而济其柔,柔而抑其强;强弱相参,缓急相弼。以斯善性,未闻迕物而有悔吝者也。
因此,阴阳协调则天地和谐;刚柔均衡则人心安乐。阴阳失调,水旱就难以控制;刚柔不均,政令就会宽严失当。水旱失控,年成便会不佳;政令宽严失衡,则可能导致自身灭亡。因此,明智之人应当宽宏而庄重,严厉而温和,柔和而刚毅,勇敢而仁爱。他们以刚补柔,以柔制强,使强弱相间,缓急相辅。怀有如此美好性情的人,行事无愧于心,不会因触犯他人而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