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卷十二·桓侯

蒲松龄 Ctrl+D 收藏本站

荆州彭好士,友家饮归。下马溲便,马龁草路旁。有细草一丛,蒙茸可爱,初放黄花,艳光夺目,马食已过半矣。彭拔其余茎,嗅之有异香,因纳诸怀。超乘复行,马骛驶绝驰,颇觉快意,竟不计算归途,纵马所之。

荆州有个叫彭好士的人,到朋友家喝完酒回来,下马小便,马就在路边吃草。有一丛细草,纤细柔软,十分可爱,刚盛开出黄花,光艳夺目,马已经把它啃了一多半。彭好士将剩余的草拔了出来,凑近一闻,觉得有一股异常的香味,于是将它放进怀里。他骑马又上了路,那马飞快地向前奔跑,彭好士感觉到十分的痛快,竟然不想走回家的路,任凭马飞跑。

  忽见夕阳在山,始将旋辔。但望乱山丛沓,并不知其何所。一青衣人来,见马方喷嘶,代为捉衔,曰:“天已近暮,吾家主人便请宿止。”彭问:“此属何地?”曰:“阆中也。”彭大骇,盖半日已千余里矣,因问:“主人为谁?”曰:“到彼自知。”又问:“何在?”曰:“咫尺耳。”遂代鞚疾行,人马若飞。过一山头,见半山中屋宇重叠,杂以屏幔,遥睹衣冠一簇,若有所伺。彭至下马,相向拱敬。俄主人出,气象刚猛,巾服都异人世。拱手向客,曰:“今日客莫远于彭君。”因揖彭,请先行。彭谦谢,不肯遽先。主人捉臂行之。彭觉捉处如被械梏,痛欲折,不敢复争,遂行。下此者犹相推让,主人或推之,或挽之,客皆呻吟倾跌,似不能堪,一依主命而行。登堂则陈设炫丽,两客一筵。彭暗问接坐者:“主人何人?”答云:“此张桓侯也。”彭愕然,不敢复咳。合座寂然。酒既行,桓侯曰:“岁岁叨扰亲宾,聊设薄酌,尽此区区之意。值远客辱临,亦属幸遇。仆窃妄有干求,如少存爱恋,即亦不强。”彭起问:“何物?”曰:“尊乘已有仙骨,非尘世所能驱策。欲市马相易如何?”彭曰:“敬以奉献,不敢易也。”桓侯曰:“当报以良马,且将赐以万金。”彭离席伏谢。桓侯命人曳起之。俄倾酒馔纷纶,日落命烛。众起辞,彭亦告别。桓侯曰:“君远来焉归?”彭顾同席者曰:“已求此公作居停主人矣。”桓侯乃遍以巨觞酌客,谓彭曰:“所怀香草,鲜者可以成仙,枯者可以点金;草七茎,得金一万。”即命僮出方授彭,彭又拜谢。桓侯曰:“明日造市,请于马群中任意择其良者,不必与之论价,吾自给之。又告众曰:“远客归家,可少助以资斧。”众唯唯。觞尽,谢别而出。

突然间,彭好士发现太阳已经西沉,这才勒转马头准备回家。但他望着眼前草木丛生的乱山,并不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一位青衣人走近,见彭好士的马还在嘶鸣,便替他抓住缰绳,说道:“天色已晚,我家主人请您过夜。”彭好士问道:“这是何处?”青衣人答道:“这里是四川阆中。”彭好士大为惊讶,原来他已经在半天工夫里跑出一千多里地。他接着问道:“您的主人是何方神圣?”青衣人答道:“到了那里,您就会明白了。”彭好士又问:“在哪里?”青衣人回答:“不远。”说完,那人就牵着彭好士的马笼头飞步前进,人和马都像飞起来一样。翻过山头,只见半山腰上有一座宅院,屋宇重叠,中间夹杂着屏幔,远远看去,一群人站在那里,仿佛在等待着什么人。彭好士来到人群面前,下马行礼。不久,主人亲自走出来,神态庄严,威仪非凡,头巾衣服都和人世间的式样不一样。他向所有客人鞠躬致礼,说道:“今日来的客人中,没有比彭先生路途更为遥远的了。”然后,他向彭好士作了一揖,示意他先行,彭好士连忙谦让,不愿意居先。主人抓住他的手臂,带领他走进。彭好士只觉得被抓住的地方像是上了枷锁一般,疼痛难忍,不敢再争辩,顺从地跟随。剩下的客人还想互相推让,主人有的推了一把,有的拉了一下,客人们都呻吟着跌倒在地,好像不堪承受,只好一一遵照主人的命令进了屋子。众人进入大厅,只见厅上的陈设十分华丽,炫人耳目。两位客人坐一张桌子。彭好士悄声问身旁的客人:“主人是何方神圣?”客人答道:“他就是张桓侯张飞。”彭好士大为震惊,吓得连咳嗽都不敢发出声音。酒席上也都寂静无声。宴会开始了,张桓侯说:“每年都要麻烦各位亲朋好友,今天特地备了几席酒宴,以表一点心意。恰巧有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这是个大喜事。我私下里有一个请求,很是冒昧,如果你心里有一点儿舍不得,我也不会勉强你。”彭好士站起身,问道:“有何事?请尽管说。”桓侯说道:“你的坐骑已经有了仙骨,不是凡间的人能够驱使的。我打算买匹马跟你交换,不知你意下如何?”彭好士答道:“这匹马就作为我的礼物送给您吧,不敢用马与您交换。”桓侯说:“那我定要送你一匹好马,并赠送一万两银子作为报答。”彭好士连忙下跪向桓侯致谢,桓侯命人扶他起来。过了一会儿,酒菜纷纷端了上来,酒宴持续到日落。桓侯命人点起灯烛,众人起身告辞,彭好士也向桓侯告别。桓侯问道:“先生远道而来,如何返回?”彭好士看向旁边的客人说道:“我已与他商定,在他家过夜。”桓侯又举起酒杯向客人们敬酒,然后对彭好士说:“你怀中的香草,新鲜的服下可以成仙,枯萎的可用来点化金银。只需七根香草,就能点化一万两银子。”说完,就命令仆人拿出点化金银的方法交给彭好士,彭好士又向他行礼道谢。桓侯说:“明天到集市上,你在马群中随便挑选一匹良马,不必和马贩子讨价还价,我自然会付给他。”又转身对众人说:“远方的客人要回家了,请大家稍微资助他一些盘缠。”众客人连声答应。喝完酒以后,众人道谢告别而出。

  途中始诘姓字,同座者为刘子翬。同行二三里,越岭即睹村舍。众客陪彭并至刘所,始述其异。先是,村中岁岁赛社于桓侯之庙,斩牲优戏以为成规,刘其首善者也。三日前赛社方毕。是午,各家皆有一人邀请过山。问之,言殊恍惚,但敦促甚急,过山见亭舍,相共骇疑。将至门,使者始实告之;众亦不敢却退。使者曰:“姑集此,邀一远客行至矣。”盖即彭也。众述之惊怪。其中被把握者,皆患臂痛;解衣烛之,肤肉青黑。彭自视亦然。众散,刘即襆被供寝。既明,村中争延客;又伴彭入市相马。十余日相数十匹,苦无佳者;彭亦拚苟就之。又入市见一马骨相似佳;骑试之,神骏无比。径骑入村,以待鬻者;再往寻之,其人已去。遂别村人欲归。村人各馈金资,遂归。

途中,彭好士才问起众人的姓名,原来自己同桌的叫刘子翚。大家一起走了二三里地,翻过一道山岭,看见眼前有一座村庄。众客人陪着彭好士来到刘家,这才说起今天这件事的奇异。从前,村子每年都会在桓侯庙举行赛社活动,屠宰牲畜,请来戏班演出,这已经成为一种传统。刘子翚是这一活动的发起人。就在三天前,赛社活动刚刚结束。那天中午,各家都有一个人被邀请过山。问到是什么事情时,来人闪烁其辞,只是敦促得很急迫。村民们过了山,来到一座亭台楼阁,个个都很疑惑惊讶。走近门口时,使者才告诉他们实情,众人也因此不敢退缩。使者说:“大家请在此等候,远道而来的贵客马上就到了。”原来,这位贵客就是彭好士。村民们彼此述说这件怪事。其中被桓侯握过手的人感到胳膊疼痛,解开衣服在灯光下一照,发现皮肤已经青紫。彭好士自己也如此。众人散去,刘子翚取来被褥请彭好士就寝。第二天一早,村民们争相邀请彭好士到家中做客,并陪他去集市上看马。十几天来,他看了十几匹马,却都不尽如人意。彭好士打算将就选一匹。又一天,他在集市上看到一匹马,骨相看来不错,便骑上试了试,果然神骏无比。他骑回村子,等待卖马的人来,但那人始终未至,再去集市寻找,那人已经离去了。彭好士只好向村民告别,准备返乡。村民们资助他盘缠,他便踏上归途。

  马一日行五百里。抵家,述所自来,人不之信,囊中出蜀物,始共怪之。香草久枯,恰得七茎,遵方点化,家以暴富。遂敬诣故处,独祀桓侯之祠,优戏三日而返。

那匹马每天能跑五百里。回到家后,彭好士讲述自己的经历,众人皆不信。他从口袋里掏出蜀地的产物,众人这才感到惊奇。彭好士怀中的香草已经枯萎,取出一看,正好是七根,依照桓侯传授的方法进行点化,家中果然富裕起来。彭好士便来到上次去过的地方,只到桓侯庙进行祭祀,而且唱了三天大戏才回家。

  异史氏曰:“观桓侯燕宾,而后信武夷幔亭非诞也。然主人肃客,遂使蒙爱者几欲折肱,则当年之勇力可想。”

异史氏说:看完桓侯宴请宾客这段故事,就会相信武夷山君在山顶上宴请村民们的事情并非荒诞不经的。但是主人邀请客人,竟然能把那些他很友爱的人的胳膊几乎折断,可见他当初的勇力是何等惊人。

  吴木欣言:“有李生者,唇不掩其门齿,露于外盈指。一日于某所宴集,二客逊上下,其争甚苦。一力挽使前,一力却向后。力猛肘脱,李适立其后,肘过触喙,双齿并堕,血下如涌。众愕然,其争乃息。”此与桓侯之握臂折肱,同一笑也。

吴木欣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曾经有个人叫李生,他的嘴唇遮不住他的门牙,露在外面有一指多长。有一天,他和朋友在某处举行宴会,有两位客人互相谦让座位的尊卑,争执得非常厉害。一人拉住对方让他往前,而对方竭力往后退。由于力气太大,胳膊脱了出去,李生恰好站在他们的后面,肘部一下子触到他的牙齿上,把那两颗门牙给撞掉了,血一下子涌了出来。众人十分惊愕,争执才渐渐平息。”这个故事和桓侯握住客人的事情可以说是同一类型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