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年,春,夫人姜氏会齐侯于防。
一、庄公七年,春天,鲁桓公夫人文姜在防地会见齐襄公。
妇人不会,会非正也。
女子不能会见,会见,是不合礼制的。
二、于,四月,辛卯,昔,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
二、于天,四月,辛卯(初五)日的晚上,恒星不见了。半夜,星星落下来像下雨。
恒星者,经星也。日入至于星出谓之昔。不见者,可以见也。其陨也如雨,是夜中欤?春秋着以传着,疑以传疑。中之,几也。而曰夜中,着焉尔。何用见其中也?失变而录其时,则夜中矣。其不曰恒星之陨何也?我知恒星之不见,而不知其陨也;我见其陨而接于地者,则是雨说也。著于上见于下谓之雨,著于下不见于上谓之陨,岂雨说哉。
恒星,就是经常可以看见的星星。日落之后星星出来之前这段时间,就叫做昔。不见的意思,是说本来可以看见的。星星像下雨一样坠落,这是在半夜吗?《春秋》对明显的事情使用确切的说法,而对不确定的事情则用模糊的表达。半夜是一个难以辨别的时刻,但既然明确提到是半夜,这就表明了其明确性。那么,如何知道是在半夜呢?当星象发生变化时,通过记录时间,可以确定是半夜。经文中没有提到恒星的陨落,为什么呢?因为记录的人只知道恒星看不见了,却不确定它是否真的坠落。如果记录的人看到星星落下并掉到地上,才会使用“雨”来描述。显现于天上,被看见在地上,称作“雨”;显现于地上,没有被看见在天上的,就称作“陨”,怎么可以用“雨”来称说呢?
三、秋,大水。
三、秋天,大水成灾。
高下有水灾曰大水。
高地和低地都有涨水成灾就称作“大水”。
四、无麦、苗。
四、没有麦子、禾苗。
麦、苗同时也。
麦子和禾苗同时受灾。
五、夫人姜氏会齐侯于谷。
五、冬天,鲁桓公夫人文姜和齐襄公在谷会面。
妇人不会,会非正也。
女子不能会见,会见,是不合礼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