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年,春,王正月,齐人迁阳。
一、闵公二年,春天,周王的正月,齐国人迁走了阳国人。
二、夏,五月,乙酉,吉禘于庄公。
二、夏天,五月,乙酉(初六)日,为鲁庄公举行吉祭。
吉禘者,不吉者也。丧事未毕而举吉祭,故非之。
吉禘,是不吉利的。丧事还没有完就举行吉祭,所以认为这样是不对的。
三、秋,八月,辛丑,公薨。
三、秋天,八月,辛丑(十四)日,鲁闵公去世。
不地,故也。其不书葬,不以讨母葬子也。
不记载地点,因为是死于变故。经文不说安葬的事,不能一边声讨母亲一边安葬儿子。
四、九月,夫人姜氏孙于邾。
四、九月,鲁庄公夫人哀姜逃到邾国。
孙之为言逊也,讳奔也。
“孙”这样的说法相当于“逊”,是避讳说“奔”。
五、公子庆父出奔莒。
五、公子庆父逃往莒国。
其曰出,绝之也,庆父不复见矣。
经文说“出”,是永绝之义。庆父再也没有出现在经文中了。
六、冬,齐高子来盟。
六、冬天,齐国的高子来鲁国会盟。
其曰来,喜之也。其曰高子,贵之也,盟立僖公也。不言使何也?不以齐侯使高子也。
经文使用“来”字,是为了表达高兴。经文称之为“高子”,是对他的尊重。此次会盟是为了商定立僖公的事宜。不使用“使”字,为何?是为了表明他并不是齐桓公派来的。
七、十有二月,狄入卫。
七、十二月,狄人进入卫国。
八、郑弃其师。
八、郑国抛弃了自己的军队。
恶其长也,兼不反其众,则是弃其师也。
郑国厌恶军队的统帅高克。加上不让军队的士兵返回,这就是抛弃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