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梁传·文公·七年

穀梁赤 Ctrl+D 收藏本站

一、七年,春,公伐邾。

一、文公七年,春天,鲁文公讨伐邾国。

  二、三月,甲戌,取须句。

二、三月,甲戌(十七)日,攻取须句。

  取邑不日,此其日戌也?不正其再取,故谨而日之也。

攻取城邑时不记录日期,而这里为戌特别记载了呢?这是因为认为第二次攻取须句不合正道,所以慎重地记载这件事的日期。

  三、遂城郚。

三、接着修筑郚地的城墙。

  遂,继事也。

遂,是表示后一件事接着前一件事。

  四、夏,四月,宋公王臣卒。

四、夏天,四月,宋成公子壬臣去世。

  五、宋人杀其大夫。

五、宋国人杀了他们的大夫。

  称人以杀,诛有罪也。

用“人”来称杀,是诛杀有罪的人。

  六、戊子,晋人及秦人战于令狐,晋先蔑奔秦。

六、戊子(四月初一)日,晋国人和秦国人在令狐交战。晋国的先蔑出奔到秦。

  不言出,在外也。辍战而奔秦,以是为逃军也。

不说“出”​,因为是在外国。停止作战而逃到秦国,认为这是从军队逃离的。

  七、狄侵我西鄙。

七、狄人入侵我鲁国西部边境。

  八、秋,八月,公会诸侯、晋大夫盟于扈。

八、秋天,八月,鲁文公会同诸侯、晋国的大夫在扈缔结盟约。

  其曰诸侯,略之也。

经文说“诸侯”​,是简省的记载。

  九、冬,徐伐莒。

九、冬天,徐国讨伐莒国。

  十、公孙敖如莒莅盟。

十、鲁国公孙姬敖去莒国到会结盟。

  莅,位也。其曰位戌也?前定也。其不日,前定之盟不日也。

莅,就是到……位置去的意思。说到……位置去,为什么呢?因为会盟之前定好的。经文不记载日期,是因为之前定好的盟会不记载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