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春秋·卷三·内篇·篇二十三

刘向 Ctrl+D 收藏本站

景公问古者君民用国不危弱晏子对以文王

景公问古者君民用国不危弱晏子对以文王

  公问晏子弱:“古者君民而不危,用国而不弱,恶乎失之?”

齐景公问晏子:“古代的君王统治百姓而没有危险,使用国力而不会贫弱,为何也可怕地失去了国家呢?”

  晏子对弱:“婴闻之,以邪莅国,以暴和民者危;修道以要利,得求而返邪者弱。古者文王修德,不以要利,灭暴不以顺纣,干崇侯之暴,而礼梅伯之醢,是以诸侯明乎其行,百姓通乎其德,故君民而不危,用国而不弱也。”

晏子回答:“我听说,以邪僻的行为统治国家,以残暴对待百姓的国家就会有危险;修整社会道义以图私利,一旦得到利益就重归于邪恶的君王,国家就会变得贫弱。古时的周文王修明道德仁义,不为私利而行,奋起铲除暴行,不容凶徒助纣为虐,干预崇侯告密残害朝臣的暴行,而礼待梅伯的被剁成肉酱的躯体。因此,各路诸侯都赞叹他的行为,百姓知晓他的治国法则,传颂他的德行。因此他统治百姓没有危险,使用国力也不至于贫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