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梁传·宣公·二年

穀梁赤 Ctrl+D 收藏本站

一、二年,春,王二月,壬子,宋华元帅师及郑公子归生帅师战于大棘,宋师败绩,获宋华元。

一、宣公二年,春天,周王的二月,壬子日,宋国的大夫华元率军和郑国的公子归生率军在宋地大棘交战。宋军战败,郑军俘获了宋国的华元。

  获者,不与之辞也。言尽其众,以救其将也。以三军敌华元,华元虽获,不病矣。

“获”的意思,其实是不赞同的说法。意思是宋军倾尽全力营救他们的将领,郑国也动用了三军对抗华元,尽管华元被俘,但这并不算是耻辱的事情。

  二、秦师伐晋。

二、 秦军讨伐晋国。

  三、夏,晋人、宋人、卫人、陈人侵郑。

三、夏天,晋国人、宋国人、卫国人、陈国人入侵郑国。

  四、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弒其君夷皋。

四、秋天,九月,乙丑(二十六)日,晋国执政大臣赵盾杀害了他的国君夷皋。

  穿弒也,盾不弒,而曰盾弒何也?以罪盾也。其以罪盾何也?曰灵公朝诸大夫而暴弹之,观其辟丸也。赵盾入谏,不听。出亡,至于郊。赵穿弒公,而后反赵盾。史狐书贼曰:“赵盾弒公。”盾曰:“天乎!天乎!予无罪,孰为盾而忍弒其君者乎?”史狐曰:“子为正卿,入谏不听,出亡不远。君弒,反不讨贼,则志同。志同则书重,非子而谁?”故书之曰,晋赵盾弒其君夷皋者,过在下也。曰,于盾也,见忠臣之至,于许世子止,见孝子之至。

是赵穿杀害的,不是赵盾杀害的,却说是赵盾杀害的,为什么呢?是责备赵盾。经文责备赵盾是为什么呢?回答说:晋灵公让诸位大夫来朝见而后突然用弹丸弹他们,观看他们躲避弹丸。赵盾对此劝谏,但灵公不听,赵盾于是出逃,走到野外。之后,赵穿杀害了晋灵公,并让赵盾返回朝廷。史官狐记载凶手时却写道:“赵盾杀害了灵公。”赵盾听后感到冤屈,叹道:“天啊!我没有罪!谁会认为我杀害了国君呢?”史官狐回答:“你身为正卿,入朝劝谏,但国君不听,你选择逃走,路途并不远,结果国君被杀。你返回后没有追究凶手的责任,这表明你和凶手的想法是一致的。既然你们的意图相同,那么记载的当然是你这个地位重要的人,不是你还能是谁呢?”因此,记载说“晋国的赵盾杀害了他的国君夷皋”​,表明罪过在臣下。说:在赵盾身上,可以看出一个忠臣的极致;在许国世子止的身上,可以看出一个孝子的极致。

  五、冬,十月,乙亥,天王崩。

五、冬天,十月,乙亥(初六)日,周匡王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