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年,春,晋侯使韩穿来言汶阳之田,归之于齐。
一、成公八年,春天,晋景公派韩穿作为使者来鲁国游说汶水北边的土地,让鲁国归还给齐国。
于齐,缓辞也,不使尽我也。
说“于齐”,是表示宽缓的意思,不让齐国完全占有我鲁国的土地。
二、晋栾书帅师侵蔡。
二、晋国栾书率军入侵蔡国。
三、公孙婴齐如莒。
三、鲁大夫公孙婴齐到莒国去。
四、宋公使华元来聘。
四、宋共公派执政大臣华元作为使者来鲁访问。
五、夏,宋公使公孙寿来纳币。
五、夏天,宋共公派大夫公孙寿作为使者来鲁下聘礼。
六、晋杀其大夫赵同、赵括。
六、晋国杀了他们的大夫赵同、赵括。
七、秋,七月,天子使召伯来锡公命。
七、秋天,七月,周简王派大夫召伯作为使者来鲁国赐给成公命封。
礼有受命,无来锡命,锡命,非正也。曰天子何也?曰,见一称也。
按照礼制,只有受命而没有锡命,锡命的做法是不合正道的。称为“天子”,这是因为这是周王的另一种称谓。
八、冬,十月,癸卯,杞叔姬卒。
八、冬天,十月,癸卯(二十三)日,嫁给杞国国君的叔姬去世。
九、晋侯使士燮来聘。
九、晋景公派大夫士燮作为使者来访问。
十、叔孙侨如会晋士燮、齐人、邾人伐郯。
十、鲁大夫叔孙侨如会同晋国的士燮、齐国人、邾国人讨伐郯国。
十一、卫人来媵。
十一、卫国人送来陪嫁的女子。
媵,浅事也,不志。此其志何也?以伯姬之不得其所,故尽其事也。
送还陪嫁女子本是一件小事,不予记载。然而这里经文为何记录了呢?这是因为伯姬最终没有得到一个好的归宿,所以对她的事情进行了详细的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