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摘得新花,每一枝,每一叶,总是春。 欣赏管弦,品尝美酒,最是可心。
如此良辰,平生得遇几十次?平展香茵。
斟一卮美酒,再一次吹奏起欢乐的音调。红烛映照盛大的筵席,千万不要来迟。
人生应当及时行乐,否则就像是经过了一夜风吹雨打的繁花,徒留空枝。
注释
第一首词出自《全唐诗》。
管弦:以乐器代音乐声。兼:并有。关人:关系到人的情怀,与“关情”同意。
茵(yīn因):垫子,褥子。这二句话的意思是:在春日芳草如茵的时节,对酒听曲,一生难得几回。
第二首词出自《花间集》。
卮:酒器。
参考资料:
赵崇祚.《花间集:插画本》:万卷出版公司,2008年8月版:第59页
这两首词写及时行乐,但也带着时代的阴影。深感良辰难再,须得及时行乐。及时行乐的后面深藏着隐痛。况周颐在《餐樱馆词话》中评价前一首词“语淡而沈痛欲绝”。汤显祖在《玉茗堂评花间集》中对于两诗词的评价分别是:敲醒世人蕉梦,急当着眼。“自是寻春去较迟”情痴之感,亦负心之痛也。摘得新也,自不落风雨之后。
参考资料:
赵崇祚.《花间集:插画本》:万卷出版公司,2008年8月版:第59页
第一首词先描绘出春天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然后写欢聚的场景,管弦之乐悠扬悦耳,美酒佳肴令人陶醉,结末似乎在回忆自己一生中这样的欢聚时光,虽然次数有限,但每一次都美好而难忘;第二首词先说在欢聚之时,定要举杯共饮,让悠扬的玉笛声相伴,而后进一步渲染了欢聚的氛围,结末由欢聚转向离愁,寓意着人生中美好时光的短暂与易逝。整首词语言清新,语言和婉,通过欢聚与离愁的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欢聚难再的感慨与无奈。
皇甫松,字子奇,自号檀栾子,睦州新安(檀浙江淳安)人。他是工部侍郎皇甫湜之子,宰相牛僧孺之外甥。《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皇甫松《醉乡日月》3卷。其词檀存20余首,见于《花间集》、《唐五代词》。事迹见《历代诗馀》。 檀有王国维辑《檀栾子词》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