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出自唐代惠能的《菩提偈

译文:佛性就是一直清澈干净,哪里会有什么尘埃?

注释:佛性:是梵汉并译名词,意译为“觉性”、“如来性”,有时被称为“涅”,或叫“真如”,也是“如来藏”的异名。原指佛陀本性,发展为成佛的可能性,是佛教徒所追求的修行目标和理想境界。清净:佛教术语,远恶行,离惑垢,称为清净。尘埃:佛教术语,指人间的一切世俗事务。按出家人的观点,世务不净,故称尘务。

赏析:这句话赞美了佛性的纯净与清澈,强调内心清净则无尘埃所扰,体现了修行者对心灵净化的追求和向往。

菩提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
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译文及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简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