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门巷荆棘底,中原君臣豺虎边。

出自唐代杜甫的《昼梦

译文:梦中故乡的门巷已被掩埋在蓬蒿乱草之底,那中原的君臣被困伏在一些豺狼虎豹的身边。

注释:荆棘:丛生多刺的灌木。豺虎:指入侵的外族、割据的藩镇、擅权的宦官等。

赏析:这两句所写梦景,荒凉萧瑟,真实地将诗人晚年心境刻画出来。用一“底”、一“边”字,又将国家的危难、社会的灾难刻划得淋漓尽致。故国君臣前门拒狼,后门遇虎,唐王朝面临着种种困扰,抒发了诗人乱离伤痛的悲哀。

昼梦

二月饶睡昏昏然,不独夜短昼分眠。
不花气暖眼自醉,春渚日落梦相牵。
故乡门巷荆棘底,中原君臣豺虎边。
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

译文及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赏析

简析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