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

出自金朝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十二

译文:望帝把自己的幽恨托身于杜鹃,佳人奏瑟中含有对青春年华逝去的幽怨。

注释:望帝:传说中古代蜀国的君主,名叫杜宇,号望帝。春心:此处象征着望帝对故国的深情厚意和无尽的思念。杜鹃:一种鸟类,其啼声常被形容为凄切动人,传说中望帝死后化为杜鹃。锦瑟:装饰华美的瑟,一种古代弦乐器。华年:美好的年华。

赏析:此句化用李商隐的诗句,概括出他的风格特点,即以《锦瑟》一诗而言,历来也是众说纷纭,有谓悼亡者,有称咏物者,也有解为怀人或自伤者,不一而足。正是在这一点上,诗人拈出此二句作为对李商隐诗歌的概括。

论诗三十首·十二

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译文及注释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