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

出自唐代罗隐的《黄河

译文:三千年后知道什么人还存在呢?又何必烦劳黄河你来报道太平。

注释:三千年:旧说黄河五百年清一次,河清是圣人出现、天下太平的征兆。

赏析:此句诗题切定黄河,寓言写物,构思独特,诗人表达出对晚唐混乱黑暗的现实的无奈感叹,是对统治者的不满,更是对整个社会的失望。

黄河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

译文及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创作背景

简析

罗隐

罗隐(833年2月16日—910年1月26日),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大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