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愁绝,杨柳花飘雪。

出自唐代温庭筠的《清平乐·洛阳愁绝

译文:当我辞别洛阳的时候,春暮的景色更使我伤心欲绝。

注释:洛阳:洛阳最早为夏朝都城,此后为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等朝代都城,唐时为东都。

赏析:此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和时间:正值阳春天气,洛阳城里柳絮纷飞,如同雪花飘飘,按照古人的风俗,送别要折杨柳以相赠,表示依依不舍之情,侧面烘托出离愁的气氛。

清平乐·洛阳愁绝

洛阳愁绝,杨柳花飘雪。终日行人恣攀折,桥下水流呜咽。
上马争劝离觞,南浦莺声断肠。愁杀平原年少,回首挥泪千行。

译文及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赏析

简析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或说801、824)年—约866或说870、882年)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常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