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译文:一定要将这洛阳城中的牡丹看尽,才能淡然无憾地与离去的春风辞别。

注释:洛城花:洛阳盛产牡丹,欧阳修有《洛阳牡丹记》。始:始而,表示某一情况或动作开始(后面多接用“继而”、“终于”等副词)。共:和,与。

赏析:此句结语表现出词人的豪宕的意兴,全词明明蕴含有很深重的离别的哀伤与春归的惆怅,然而结尾笔锋陡转,写出豪宕的句子,词人不仅要把“洛城花”完全“看尽”,表现了一种遣玩的意兴,而且所用的词语“直须”和“始共”也极为豪宕有力。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欲语 一作:未语)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译文及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创作背景

简析

欧阳修

欧阳修(1007年8月6日 -1072年9月8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