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出自宋代王安石的《春夜

译文:夜晚的春色美得令人难以入睡,只见花影随着月亮的移动,悄悄地爬上了栏杆。

注释:恼人:引逗、挑动人。栏杆:以竹、木等做成的遮拦物。

赏析:诗人通过香尽漏残、月移风寒,写出时光的推移,从而表明诗人徘徊之久和怀想之深。

夜直

金炉香烬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译文及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简析

创作背景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共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