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闲易有芳时恨,地迥难招自古魂。

出自唐代韩偓的《春尽

译文:闲居无聊恨芳时白白流去,异地千里难招来古人精魂。

注释:人闲:作者在朱全忠当权时,被贬到濮州,后来依附他人,终日无所事事。芳时恨:就是春归引起的怅恨。地迥:地居偏远。魂:故人的精魂,指老友已故化为精魂。

赏析:此句转入抒情,一个“闲”字,刻画了诗人心理复杂微妙的心情,下句再转进一层,不但见不到熟悉的今人,连古人的精魂也招请不来,更叫人寂寞难堪。

春尽

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
醒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
人闲易有芳时恨,地迥难招自古魂。
惭愧流莺相厚意,清晨犹为到西园。

译文及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简析

韩偓

韩偓(844年-923年),字致光,号致尧,小字冬郎,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唐大臣、诗人,翰林学士韩仪之弟,“南安四贤”之一。唐昭宗龙纪元年(889年),进士及第,出佐河中节度使幕府。入为左拾遗,转谏议大夫,迁度支副使。光化三年(900年),从平左军中尉刘季述政变,迎接唐昭宗复位,授中书舍人,深得器重。黄巢进入长安,随驾进入凤翔,授兵部侍郎、翰林承旨,拒绝草诏起复前任宰相韦贻范。不肯依附于梁王朱全忠,贬为邓州司马。唐昭宗遇弑后,依附于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寓居九日山延福寺。信仰道教,擅写宫词,多写艳情,词藻华丽,人称“香奁体”。后梁龙德三年(923年),病逝于南安县龙兴寺,安葬于葵山。著有《玉山樵人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