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短短的蒌蒿,浅浅的河湾,又大又圆的夕阳静静地倒映在河面上,与南山的倒影相对。
大船小艇上的钓伴们携鱼返航,划桨声、唱歌声、吹笛声响成一片,欢快热闹。
注释
鼓枻(yì):亦作“鼓栧”,划桨。
陈宪章是隐士,作诗主张抒写性情。这首《赠钓伴》,是他垂钓晚归途中的即兴小唱,创作时间不详。
参考资料: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元明清诗鉴赏辞典 第1版 辽、金、元、明·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8.03
诗的首句“短短蒌蒿浅浅湾”,点出垂钓地点是在那长着蒌蒿的大河湾。蒌蒿,水生野菜,春天芽叶香嫩,乃佐酒佳味,是春的象征。诗以“短短蒌蒿”起笔,暗示垂钓者是沐浴在和煦的春光中,这就更为惬意。
次句写长河落日的晚景:“夕阳倒影对南山。”这里“南山”是指南山倒影(承前省略)。作者的观察点是水上投影。大河像一面清澈的镜子,这时候,夕阳在山,那又大又圆的落日,拖着长长的光柱,倒映在河面上,与那苍翠妖娆的南山倒影,还有那渔舟的倒影,“对”了起来,相映相衬,构成了一幅有趣的天然水墨图画。诗人徜徉于这幅兴象玲珑、水墨淋漓的天然图画之中,一定能忘怀一切。此句白描见神;动词“对”字将诸多景物纽结到一块,构成了一幅统一和谐的画面。
下二句“大船鼓枻唱歌去,小艇得鱼吹笛还”,写晚归。其中“鼓枻”“得鱼”互文,是说,那大船、小艇上的钓伴们,携着钓得的鱼,划着桨返航;一路上,有的唱歌,有的吹笛。这里分作上下对句,错综反复地说出来,将钓伴们轻松愉快的心情和欢乐的气氛,格外渲染得淋漓尽致,那长长的河道上,仿佛留下了悦耳的歌声和笛声。
这首诗抓住垂钓生活中有趣的镜头,信笔勾勒,略加渲染,意趣盎然。笔墨朴素自然,随口曲子自来腔,颇有韵味。
参考资料: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元明清诗鉴赏辞典 第1版 辽、金、元、明·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8.03
《赠钓伴》是一首七言绝句,为一篇描绘渔家生活的小诗。诗的首句写垂钓地点,暗示垂钓者是沐浴在和煦的春光中,更为惬意;次句写长河落日的晚景;后两句写晚归,一派轻松愉快的情景。这首抒情小诗纯任自然、不事雕琢,将钓伴们轻松愉快的心情和欢乐的气氛,渲染得格外淋漓尽致,别有一番情趣。
(1428—1500)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