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
海遣和风报消息,续教啼鸟说来由。
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
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
译文
春天气息不知生于哪里而暗自周游天地,直到游遍海角天涯才肯罢休。
先派遣和煦的春风来报春天的信息,再叫啼叫的鸟儿诉说来由。
春在河畔的草色中蔓延开来,点缀着花房小树的枝头。
如果你(春)去到我的故乡寻觅我,就为我捎去我沦落在江州的信息吧。
注释
海角天涯:极言遥远。
教:使、让,读平声。
展张:展开、铺开。
故园:指白居易的家乡下邽。
为传:替我捎信。
白居易任江州司马期间(元和十二年)作《浔阳春三首》。此诗为其中第一首。
《春生》是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先发问:春天从来到人间,就悄无声息地到何处去游历呢?第二句即交代谜底,它要走遍天涯海角;中间两联描绘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色;尾联抒发了“天涯沦落之恨”。此诗采用传统的“乐景衬哀情”的手法,诗人被贬谪江州的伤感消沉,也尽在这亦真亦幻的想象与描写之中,可谓含蓄蕴藉、哀而不伤。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