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出自唐代钱起的《赠阙下裴舍人

译文:十年来频频献赋还知音未遇,我头发斑白愧对华贵的帽簪。

注释:献赋:西汉时司马相如向汉武帝献赋而被进用,后为许多文人效仿,此指参加科举考试。遇:遇时,指被重用。华簪:华贵的冠簪。华簪为贵官所用,故常用以指显贵的官职。

赏析:此句写诗人献赋十年至今仍未得到恩遇,如今白发丛生羞对裴舍人,含蓄地赞颂了裴舍人,并委婉地陈述了请求提携之意。

赠阙下裴舍人

二月黄莺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黄莺 一作:黄鹂)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心。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译文及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创作背景

简析

钱起

钱起(722?—780年),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