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黄昏时分的寒山一片迷离,白色的雾气弥漫,茫然一片。
空寂的山中,不时传来凄厉的风声和山石滚落的声音;寂静的阁楼上,月色穿透门窗,洒在厅堂和床前。
深夜城中击柝巡更之人,可怜衣衫单薄,缺少御寒衣物,不知道您是哪个村子里的人?
当时安史之乱虽已平定,但国事岌岌可危,时局纷乱,盗贼犹存。
注释
恍惚:迷离。
逶迤(wēi yí):曲折绵延的样子。
击柝:指敲梆子巡夜。
《西阁夜》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首联既写出山间的迷离之感,又展现了白雾的绵延之态;颔联进一步渲染了山村的静谧与荒凉;颈联转而关注到人的境遇,表现出击柝巡更之人生活的困苦、无助;尾联点明时代的动荡与不安,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与对盗贼横行的愤慨。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深刻地反映出社会现实与人民疾苦,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