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出自宋代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

译文:二十四桥依然伫立,桥下江水水波荡漾,月色凄冷,四周寂静无声。

注释:二十四桥:扬州城内古桥,即吴家砖桥,也叫红药桥。

赏析:此句以昔时“二十四桥明月夜”的乐景,反衬今日“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哀景,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诗人对物是人非之景的感慨。

扬州慢·淮左名都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译文及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创作背景

评解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展开阅读全文 ∨

姜夔

姜夔(kuí,约1155—约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一说南宋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另一说江西德兴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被誉为中国古代十大音乐家之一。他的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