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带故乡情,依依藉攀折。

出自唐代于濆的《戍卒伤春

译文:那枝条带着故乡的情意,给予人攀折枝条以寄离情。

赏析:古代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柳枝成为离别的象征。诗人通过攀折柳枝这一动作,将无形的情感化为有形的寄托。

戍卒伤春

连年戍边塞,过却芳菲节。
东风气力尽,不减阴山雪。
萧条柳一株,南枝叶微发。
为带故乡情,依依藉攀折。
晚风吹碛沙,夜泪啼乡月。
凌烟阁上人,未必皆忠烈。

译文及注释

赏析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于濆

于濆,字子漪,自号逸诗,晚唐诗人,里居及诗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初(约876年前后)在世。咸通二年(861年)举进士及第,仕终泗州判官。濆患当时诗人拘束声律而入轻浮,故作古风三十篇,以矫弊俗,自号逸诗,有《于濆诗集》、《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