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出自唐代白居易为的《荔枝图序

译文:荔枝生长在巴州和峡州之间一带地方。它的树形呈圆的形状,很像古代用来遮蔽东西的“帷盖”。叶像桂树的叶,冬季还是绿色的;花像橘树的花,在春天开放;果实的颜色像丹砂那样红,夏季成熟。

注释:巴峡:指唐代的巴州和峡州,在今四川省东部和湖北省西部,这里作者只说“荔枝生巴峡间”,其实中国生产荔枝的地方还有福建、杭州等地。团团:圆圆的。帷盖:周围带有帷帐的伞盖,围在四周的部分叫“帷”,盖在上面的部分叫“盖”。桂:常绿小乔木,叶为椭圆形,与荔枝叶相似。冬青:冬天是绿的。华如橘:花朵像橘树的花朵;橘,常绿乔木;华,通“花”。春荣:春天开花,荣,开花。实:果实。丹:朱红色,像丹砂一样。朵:这里指果实聚成的串。红缯:红色的丝绸,缯,丝织品的总称,相当于现在的绸。膜:包在果肉表面的薄皮。绡:生丝织成的绸。瓤肉:果肉。莹白:晶莹洁白。醴:甜酒。酪:奶酪。

赏析:首句点明荔枝的生长环境,接着便从细微处对荔枝本身的各个部位及其特征加以具体说明。作者采用日常生活中习见的十种物体作比,使未见荔枝者借助以往的经验对荔枝产生具体的印象。

荔枝图序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译文及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赏析

简析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