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出自唐代高适的《塞上听吹笛

译文:试问饱含离情的《梅花曲》飘向何处?它仿佛像梅花一样随风落满了关山。

注释:梅花何处落:此句一语双关,既指想象中的梅花,又指笛曲《梅花落》,这里将曲调《梅花落》拆用,嵌入“何处”两字,从而构思成一种虚景。关山:这里泛指关隘山岭。

赏析:诗人将“梅花落”拆用,构成一种虚景,与雪净月明的实景配搭和谐,虚实交错,构成美妙阔远的意境,流露出诗人淡淡的思乡之情。

塞上听吹笛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译文及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创作背景

简析

高适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朝中期名臣、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