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译文:凉州方圆七里住着数十万人家,这里的胡人半数懂得弹琵琶。

注释:里:一作“城”。胡人:中国古代对北方边地及西域各民族人民的称呼。半解:半数人懂得。解:懂得,明白。

赏析:此句描写了凉州的全貌,“七里十万家”,诗人大笔淋漓地勾画出这座西北重镇的气派和风光,而月光下的凉州城,荡漾着一片琵琶声,写出了凉州城的歌舞繁华、和平安定,同时带着浓郁的边地情调。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七里 一作:七城)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译文及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创作背景

简析

岑参

岑参(718年?-769年?),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天宝三载(744年),岑参进士及第,守选三年后获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在天宝末年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唐代宗时,岑参曾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市)刺史,故世称“岑嘉州”。约大历四年(769年)秋冬之际,岑参卒于成都,享年约五十二岁(51周岁)。文学创作方面,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异域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边塞诗尤多佳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