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译文:云雾缭绕的九华山路旁,寺宇时隐时现,青弋江村边,春风杨柳,轻拂桥面。

注释:九华山: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有“佛国仙城”之称,山在池州青阳(今属安徽)西南,因有九峰,形似莲花而得名,为宣州去舒州的必经之处。清弋江:即青弋江,在安徽省宣城县西,长江下游支流。

赏析:此句语言精炼而有味,描绘了两幅美景:一幅是悬想中云雾缭绕的九华山路旁,寺宇时隐时现,一幅是眼前绿水环抱的青弋江村边,春风杨柳,一写山间,一写水边,一写远,一写近,静景中包含着动态,画面形象而鲜明,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行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译文及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二

鉴赏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简析

杜牧

杜-(公元803-约852年),字-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