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身岩居。

出自唐代杜甫的《柏学士茅屋

译文:安史之乱的战火使柏学士失去了官职,昔日常参议朝政,直言相谏的他,将茅屋搭建在险峻的碧山之中,隐居于此。

注释:碧山:指柏学士隐居山中。学士:即柏学士。银鱼:指唐朝五品以上官员佩戴的银质鱼章。白马:这里用来指代柏学士。身岩居:指在安史之乱中,逃到这里的山中居住。

赏析:此句塑造了一个勤奋读书人的形象,他辞官隐居山林,苦读不辍,可谓用功至极。

柏学士茅屋

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身岩居。
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
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译文及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评析

展开阅读全文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