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出自唐代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译文:戍楼上的更鼓声响起断了人们夜晚的行迹,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哀鸣之声。

注释:戍鼓:戍楼上的更鼓。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渲染出冷落沉寂的气氛。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边秋 一作:秋边)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文及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创作背景

历史评价

简析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