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古庙里僧侣廖落,香客稀少,自己才得以寄居在空出的客房。
虽然条件艰苦,好在有故人供给禄米,还有邻人提供蔬菜。
寺院里的双树容许我聆听佛法,三车也愿载书给我阅读。
可是自己却不敢效仿扬雄起草《太玄》,不过我却非常自信,自己写的诗赋可以与司马相如相媲美。
注释
牢落:寥落。稀疏零落的样子。
寓居:寄居。
禄米:用作俸禄的粟米。
《酬高使君相赠》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首联写古寺的空寂,衬托出客居者的孤独与宁静;颔联说虽然条件艰苦,但有友人提供生活所需,邻舍也慷慨相助,展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互助;颈联表达自己对学问的追求;尾联是对自己学问的自信。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友人及邻里的感激,又展示出文人对自己文学才华的自信与自豪。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