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居犹几日,炎夏忽然衰。
阳彩皆阴翳,亲友尽睽违。
登山望不见,涕泣久涟洏。
宿梦感颜色,若与白云期。
马上骄豪子,驱逐正蚩蚩。
蜀山与楚水,携手在何时。
译文
离开人群独自居处只有几天,炎炎暑热忽然就衰竭了。
阳光都被乌云遮掩,亲朋好友全都分别。
登上高山看不见,哭泣良久泪不绝。
常常感叹容颜改变,才同白云订盟契。
骄横之辈骑马上,追逐名利忙不歇。
蜀国山与楚地水,等到什么时候才能手相携?
注释
索居:离开人群独自居处一方。
犹:一作“独”。
阴翳:阴云。
睽违:别离。
涟洏:流泪的样子。
梦:一作“昔”。感颜色:是说容颜变老。
马上:一作“世中”。
骄豪子:傲慢强横的人。
参考资料: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11-21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3-25
王 岚.陈子昂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4:1-59
传统说法认为这组诗是陈子昂年轻时期的作品,而近现代学者多认为它们不是一时一地之作,整个作品贯穿于诗人的一生,而作于后期的较多。各篇所咏之事各异,创作时间各不相同,应当是诗人在不断探索中有所体会遂加以纪录,积累而成的系列作品。这首诗是组诗中的第三十二首。
参考资料:
王 岚.陈子昂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4:1-59
宇文所安.初唐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148-180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三十二》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通过写个人独处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情冷暖及世态炎凉的深刻感慨。诗人独处数日后,暑热消退,乌云蔽日,亲友离散,登高远望却无所见,不禁泪如雨下,感叹容颜易老,遂与白云订盟,寄寓了对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同时,对比骄横逐利之人,表达了对他们忙碌奔波、追逐名利的不屑与无奈;最后以蜀山之与楚水相隔遥远,何时能携手为喻,忧虑两地何时才能统一。全诗情感真挚,富有哲理,寓有深沉的身世之感、时局之忧。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陈子昂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