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空堂上,谁可与欢者?
出门临永与,不见行车马。
登高望九州,悠悠分旷野。
孤鸟西北飞,离兽东南下。
日暮思亲友,晤言用自写。
译文
独自坐在空荡荡的屋子里,谁是可以与我欢颜笑谈的人?
出门就对着那条通往远方的长路,但却不见亲友的车马从此经过。
登高极目远门,只见悠悠的江河把大地分割成一块块的旷野。
一只倦鸟独自向西北飞去,而我却像失群的孤兽孤独地来到了东南方。
在这暮色苍茫的时候我格外思念远方的亲友,只能用自言自语来排解忧愁。
注释
临:对着。
永路:长路。
九州:我国古代分为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豫州、荆州、梁州、雍州(见《尚书·禹贡》)。此处指极目远门。
离兽:失群的孤兽。
晤言:对坐而谈。晤,对。
用自写:以自我排解忧愁。用,以。写,消除。
参考资料:
阮 籍.阮籍诗选.北京:中华书局,2006:1-170
阮籍生活在魏晋之际,原有雄心壮志。曹魏后期,司马氏和曹氏争夺政权,他们大肆屠杀政治上的异己人物,造成异常黑暗、恐怖的政治局面。阮籍随着政治风云日趋险恶,只得放弃了自己的雄心,用佯狂的办法来躲避矛盾,终日饮酒,不问世事,“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虽避免了杀身之祸,但内心极端痛苦。史传记载他“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他把这种痛苦与愤懑在诗歌中用隐晦曲折的形式倾泻出来,就是这组《咏怀八十二首》,此诗为其中第十七首。
参考资料:
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
《咏怀八十二首·其十七》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先奠定全诗孤独的情感基调,透露出对知音难觅、无人共赏的淡淡哀愁;后视角由室内转至室外,诗人走出空堂,面对的是漫长而空旷的道路,不见车马往来;接写登高所望辽阔之景,反衬出个体的渺小;再以孤鸟与离兽的形象,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离别的氛围;最后直抒胸臆,说格外怀念远方的亲友,渴望与他们相聚,共叙衷肠。然而,现实却让他只能以笔为媒,聊以自慰。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在黑暗政治环境中保全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体悟,是一曲动人心弦的心灵之歌。
阮籍(210~263),三国魏诗人。字嗣宗。陈留(今属河嗣)尉氏人。竹林七贤之一,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谨慎避祸的态度。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著有《咏怀》、《大人先生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