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译文:在江边的白发渔翁,早已看惯了四时的轮转和岁月的变化。

注释:渔樵:指隐居不问世事的人。渚:原意为水中的小块陆地,此处意为江岸边。秋月春风:指良辰美景,也指美好的岁月。

赏析:白发的渔夫、悠然的樵汉,构成了一幅平凡长久的画面,自有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一个“惯”字令读者感到莫名的孤独与苍凉。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译文及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创作背景

艺术特点

简析

杨慎

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杨廷和之子。他参与编修了《武宗实录》,嘉靖三年(1524年)因卷入“大礼议”事件,触怒世宗,被杖责罢官,谪戍云南永昌卫。在滇南时,曾率家奴助平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叛乱,此后虽往返于四川、云南等地,仍终老于永昌卫。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在戍所逝世,享年七十二岁。明穆宗时追赠光禄寺少卿,明熹宗时追谥“文宪”。他的著作达四百余种,涉及经史方志、天文地理、金石书画、音乐戏剧、宗教语言、民俗民族等,被后人辑为《升庵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