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

译文:那厅堂里燃着的红烛,空自心长焰短,替人流着一滴滴相思的苦泪。

注释:念兰堂红烛:想到芳香高雅居室里的红烛。心长焰短:烛芯虽长,烛焰却短,隐喻心有余而力不足。向人垂泪:对人垂泪(蜡泪)。

赏析:词人以精美之笔,以红烛拟人,那细长的烛心和短小的火焰,正是词人自身的写照,心长,也就是情长意长,象征着悠长的思念和悠长的恨,焰短,暗示着力不从心,暗示着希望的渺茫,词人在深深叹息,无法改变别离的命运。

撼庭秋·别来音信千里

别来音信千里,恨此情难寄。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
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

译文及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创作背景

简析

晏殊

晏殊【yàn shū】4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4今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41038-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猜你喜欢